秣马临清漳,漳水咽不流。
两河多绿草,王程尚悠悠。
五日视豆莝,十日饬雕锼。
月余大蕃息,惜哉时已遒。
戈鋋明落日,猎骑出长楸。
淹留将奈何,空与狐兔仇。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以及思想情感的理解。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中的句子进行逐句的分析。在理解每一联诗句的意思的基础上,结合题目的要求进行分析。本题属于理解型默写,要求写出全诗及注释,并赏析诗句。解答此类试题时,需要考生通读原诗内容,从原诗中找出与试题相契合的关键词,然后结合自己对诗中词义的理解进行概括。
“秣马临清漳,漳水咽不流”,意思是:喂饱战马准备出征,漳河水势汹涌不能流动。
“两河多绿草,王程尚悠悠。”意思是:两岸绿草丛生,远行的道路漫长。
“五日视豆莝,十日饬雕锼”的意思是:五天后察看豆莝的情况,十天内让士兵整治武器。
“月余大蕃息,惜哉时已遒。”“蕃息”意为繁衍生息。“时已遒”意为时光易逝。
“戈鋋明落日,猎骑出长楸。”的意思是:戈矛闪烁在落日余晖里,猎骑兵骑着长楸出发了。
“淹留将奈何,空与狐兔仇。”的意思是:停留下来该怎么办呢?只能与狐狸兔子为敌。
【答案】
译文:
喂饱战马准备出征,漳河水势汹涌不能流动。两岸绿草丛生,远行的道路漫长。五天后察看豆莝的情况,十
天内让士兵整治武器。月余后能繁衍生息,时光易逝让人惋惜。戈矛闪烁在落日余晖里,猎骑兵骑着长楸出发了
。停留下来该怎么办呢,只能与狐狸兔子为敌。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边塞诗,通过描写边疆将士的生活状况来反映战争的残酷。首联两句写战士即将出征,但面对滔滔漳水
却感到无奈。颔联两句写战士们要长期戍守边关,而他们的生活却异常艰苦。颈联两句写将士们在军中的生活状态
:每天忙于耕种、操练,以备不时之需。尾联两句写将士们虽然辛苦但却无法改变现实,只能在与自然和敌人作斗争
的过程中度过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