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香后菜花香,开遍朝阳又夕阳。
贫女梳妆无此艳,野人冠服总宜黄。
行来村落风光好,看到儿孙滋味长。
闻道英雄曾托业,果谁物色到村庄。

这首诗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菜花的美丽与丰收景象,同时也反映了农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诗中“百花香后菜花香,开遍朝阳又夕阳”两句,描绘了菜花在百花之后盛开,从日出到日落都在绽放的情景。这里的“百花香后菜花香”既形容菜花的香气,也暗喻百花凋零后的萧条。诗人用“开遍朝阳又夕阳”来形容菜花的生命力旺盛,即使在一天的结束时刻,也能保持鲜艳的色彩。

接下来的“贫女梳妆无此艳,野人冠服总宜黄”,则转向描写普通农家妇女的生活场景。在这里,“贫女梳妆无此艳”意味着尽管贫穷,但农妇们依然保持着朴素的美。而“野人冠服总宜黄”则表达了农人们对于黄色的喜爱,认为这代表了他们的身份和生活。

“行来村落风光好,看到儿孙滋味长”,这两句描绘了诗人行走于乡村之中,所见之景令人心旷神怡。他看到了乡村的美景和孩子们的成长,感受到了岁月静好的生活。这种宁静与和谐正是诗人心中的理想境界。

最后两句“闻道英雄曾托业,果谁物色到村庄”,则提出了一个疑问:是否有英雄曾经在此地施展抱负?这里隐含着一种对历史的追忆和对英雄的怀念。诗人通过这个问题引发读者的思考,让人们思考历史的变迁和英雄的踪迹。

这首诗通过对菜花、农妇、乡村风光以及历史英雄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生动而富有诗意的乡村画卷。它不仅赞美了自然之美,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历史的尊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