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劫东南孰酿成,沧桑馀泪尚纵横。
颇闻枢相殷推毂,俾绾疆符谬典兵。
势迫同舟甘掣肘,贼来满地且逃生。
出身本是由厮养,屈杀书生两字名。
浩劫东南孰酿成,沧桑馀泪尚纵横。
颇闻枢相殷推毂,俾绾疆符谬典兵。
势迫同舟甘掣肘,贼来满地且逃生。
出身本是由厮养,屈杀书生两字名。
【注释】:浩劫:大灾难;江浙一带发生大饥荒(1352年)。东南:泛指江南地区。孰:哪。沧桑:世事变化无常。殷推毂:荐举,举荐。使绾疆符:使掌管军权。典兵:统辖兵马。势迫同舟:形势迫使你我坐在一起,同舟共济。“同舟”比喻共同生活。甘:乐意。掣肘:扭断手臂。贼来满地且逃生:贼寇来了满地都是,暂且可以逃生。出身:科举考试中第后,进入仕途时的身份。厮养:卑贱的仆人。屈杀:枉杀。书生:读书人。名:名声。
赏析:
这首诗作于宋理宗淳祐五年(1245),当时作者任淮西总领兼制置司干办公事,而其时淮西宣抚使李庭芝正因抗金有功被朝廷召回临安。作者对李庭芝在抗击金军、收复失地方面作出的贡献是深表敬佩的。因此,他写下这首诗以表达自己对李庭芝的赞扬和敬仰之情。全诗八句四联,前二联写淮西抗金战争的胜利和胜利后的局面,中间两联写李庭芝与主和派的斗争,最后两联写诗人对李庭芝的赞美和自己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