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航头,日夜滔滔使人愁。夫差当日臣于越,七闽一顾雄心发。
乘船直尽大海东,回向中原事征伐。黄池会罢国已空,潮去潮来只明月。
太伯子孙尚如此,何况鸿毛窃风起。未许苴茅恋不归,化作战场几千里。
海上波涛何日止,欲学田横岂能比。近闻剽掠到循城,科头跣足拥旄旌。
吾家去此四百里,乘流一夜能兼程。有姊孀孤弟妹弱,满地兵戈何所托。
待得安澜斩鲸鳄,羁旅忧多头亦白。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汪元量的《六歌》。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吴航头,日夜滔滔使人愁。
译文:在吴地的港口(吴航头),日夜不息的波涛让人感到忧愁。
注释:吴指的是现在的江苏、浙江一带,这里的港口是指吴地的海港。
赏析:首句点明地点和时间,为全诗奠定了情感基调。夫差当日臣于越,七闽一顾雄心发。
译文:当年夫差作为越国的臣子,一次七闽(即今福建)之行就激发了他的雄心壮志。
注释:夫差是春秋时期吴国国君,曾作为越国的臣子,这里是用他来比喻诗人自己。
赏析:通过历史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乘船直尽大海东,回向中原事征伐。
译文:乘坐船只直抵大海的东岸,返回中原去征战。
注释:中原指的是中国,这里指代宋朝。
赏析:诗人描绘了一幅航海征战的画面,展现了他的英勇气概。黄池会罢国已空,潮去潮来只明月。
译文:黄池会战结束后,国家已经变得空虚,只有月亮在潮起潮落中不断轮回。
注释:黄池会是古代的一次战争,这里借指某个具体的战役。
赏析: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国家衰败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太伯子孙尚如此,何况鸿毛窃风起。
译文:太伯这样的子孙尚且如此,更何况那些微不足道的人也能掀起大风浪。
注释:太伯是古公亶父的儿子,周朝开国诸侯之一,这里借指有才能的人。
赏析:诗人用太伯子孙和鸿毛窃风起这两个典故,表达了对人才的重要性和对小人的警惕。未许苴茅恋不归,化作战场几千里。
译文:不愿意接受小恩小惠的依恋而不回家乡,结果变成了战场上的战士,离家数千里的孤魂野鬼。
注释:苴茅是古代的一种礼节性的礼品,这里用来比喻微薄的礼物或者恩情。
赏析:诗人通过这个典故,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海上波涛何日止,欲学田横岂能比。
译文:海上的波涛何时能停止?我渴望像田横那样隐退江湖,但又能比得上他呢?
注释:田横是秦末汉初的抗秦义军首领,以隐居避世著称,这里用来比喻诗人的理想和追求。
赏析: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现实不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近闻剽掠到循城,科头跣足拥旄旌。
译文:最近听说军队到处掠夺,士兵头戴草帽赤脚挥舞着旗帜。
注释:剽掠是指抢劫掠夺,这里指军队的侵扰。
赏析:诗人通过这个场景,描绘了战争带来的灾难和人民的苦难。吾家去此四百里,乘流一夜能兼程。
译文:我家距这四百里的地方,乘船一天一夜就能赶到。
注释:四百里是古代对距离的一种说法,这里用来形容距离的遥远。
赏析:诗人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有姊孀孤弟妹弱,满地兵戈何所托。
译文:家中有个姐姐寡居,兄弟妹妹年纪小又体弱,到处都是兵戈纷争,哪里还有地方可以安身?
注释:孀孤指的是寡妇孤儿,这里指代家人。
赏析:诗人通过对家人的描述,表现了战争带来的家庭悲剧和社会动荡。待得安澜斩鲸鳄,羁旅忧多头亦白。
译文:等到国家安定下来,能够像斩鲸鳄一样消灭敌人的时候,漂泊在外的我也会因为忧虑而白发苍苍。
注释:安澜是指平静安宁的局面,斩鲸鳄比喻战胜强大的敌人。
赏析:诗人表达了对国家安定和人民安乐的向往以及自己的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