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丝烟是草中妖,天下何人喙不焦?闻说内廷新有禁,微醺不敢厕宫僚。
【注释】
都下:指京都。竹枝词:唐代民歌。唐刘禹锡诗:“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后因以竹枝词代称民歌。金丝烟:即香烟。
“天下何人喙不焦”:天下还有谁敢说嘴巴不干焦?喙,嘴。焦,焦味(引申为干枯)。
禁:宫禁。内廷:宫廷之内。
微醺:酒微醉。
【赏析】
这首《竹枝词》是诗人在京城听到有关宫中禁烟的谣传后写的一首咏物言情诗。《新唐诗评》卷五云:“王建诗体多偏杂,此首乃其正格也。”
“金丝烟是草中妖”,这一句是全诗之眼。“金丝烟”即香烟或香火,这里是指宫中所禁之烟。“草中妖”,暗喻烟中有毒。“天下何人喙不焦?”这句承上而来,说明禁烟之事一出,天下无不震惊,连口都干焦了。“喙”,口;“焦”,干。“喙不焦”,犹言口不燥。“喙不焦”三字极妙,它既表明了禁烟令一出,朝野上下无不震惊,又暗示禁烟令一出,人人自危,不敢明说,只好用“喙不焦”来隐晦地表示自己的担忧和不满。
“闻说内廷新有禁,微醺不敢厕宫僚”,是诗人进一步发挥议论,对禁烟令的议论。“闻说”二句,点出禁烟令出自宫廷,且时间不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