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老田居好是闲,无端荐起列鸳班。一朝谪去上阳堡,始悔从前躁出山。
”`
故老田居好是闲,无端荐起列鸳班。
一朝谪去上阳堡,始悔从前躁出山。
诗句注释与赏析
- 《都下竹枝词》原文:
- 《都下竹枝词》是一首七言古诗,由清朝的方文创作。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从田间来到京城的人物的经历变化,反映了作者对人生和社会变迁的深刻思考。
- 诗句解析:
- “故老田居好是闲”:这里“故老”指的是旧时的人或老一辈的人,他们习惯于田园生活,喜欢悠闲自在的日子。“田居”指的是在田野中居住,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好是闲”表示这种生活方式非常舒适和满足。
- “无端荐起列鸳班”:这里的“无端”意味着没有任何原因或预兆,突然之间。”荐”在这里可能是指推荐或提拔。”列鸳班”通常用于形容女性的美丽,但在此处可能指代男性进入朝廷或其他高层职位的行列。
- “一朝谪去上阳堡”:这句话中的“谪去”意味着被贬谪、放逐,”上阳堡”可能是一个地名或机构名称。
- “始悔从前躁出山”:这里的“始悔”表明了某种遗憾或后悔的情感。“躁出山”可能意味着过于急躁或冲动地离开山林,进入社会或官场。
- 诗句翻译:
- 故老田居好是闲(Old folks living in the countryside are happy with their leisurely life)
- 无端荐起列鸳班(Without any reason, they were suddenly promoted to a position of importance)
- 一朝谪去上阳堡(Once deprived of their positions, they were sent to a remote fortress)
- 始悔从前躁出山(They now regret their hasty departure from the mountains)
- 诗歌主题与思想:
- 本诗通过展示一个人从乡村到城市的转变,以及对这一转变的反思和悔恨,反映了作者对人生和社会变迁的深刻认识。它揭示了个人命运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人们在面对变化时的心理状态。
- 艺术特色:
- 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在于其简洁明了的语言和深刻的寓意。诗人通过对人物经历的描绘,引发读者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使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同时,诗中的对比手法(如乡村与城市的对比,平静的生活与动荡的社会对比)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历史背景:
-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清朝时期,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为诗歌的内容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诗人通过描写一个普通人物的命运变化,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现状。
结论
《都下竹枝词》以其深刻的主题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不仅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社会变迁的深刻思考,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和理解历史与现实的窗口。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为我们提供了对过去时代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