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吟妙句,思入碧云深。
雨过风生竹,天清月满林。
但求性情至,不论宋唐音。
谬许知己者,相其惬素心。
失学从年少,疏狂恋酒杯。
家贫轻作客,身拙独怜才。
未有惊人句,何因访草莱。
君如用幽意,莫使笑陈雷。
注释:
我公吟妙句,思入碧云深。
你吟诵出美妙的诗句,使我想到高高的白云深处。
雨过风生竹,天清月满林。
雨后风吹动竹子,天空清明月亮照亮了树林。
但求性情至,不论宋唐音。
我只求性情纯正,不拘泥于宋唐诗词的音律。
谬许知己者,相其惬素心。
错误地认为知己的人,能够契合自己的本性。
失学从年少,疏狂恋酒杯。
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而从小任性放纵,喜欢醉酒而沉溺其中。
家贫轻作客,身拙独怜才。
贫穷时轻视做客的身份,自己才能不高却独自欣赏才华。
未有惊人句,何因访草莱。
因为没有惊人的好诗,所以无法找到好的诗歌来拜访。
君如用幽意,莫使笑陈雷。
你如果能理解我的幽深意图,不要嘲笑陈雷这样的人。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作者通过绘画作品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和审美情趣。
首联“我公吟妙句,思入碧云深”写画家吟咏妙处,仿佛进入了深不可测的碧云之中。这一联描绘了画家沉浸在艺术创作中的情景,表现出他对于艺术的热爱和专注。
颔联“雨过风生竹,天清月满林”则是对画作背景的描述。雨过之后,风轻轻吹过竹林,天空晴朗月亮高挂于林间。这一联描绘了一幅宁静、清新的画面,与上联的“思入碧云深”形成了呼应,共同营造出一种幽深的艺术氛围。
颈联“但求性情至,不论宋唐音”表达了作者的审美标准。他认为艺术作品应该注重表现人的性情,而不是过分追求音律上的模仿。这一联强调了艺术创作中的个性表达,体现了作者对于艺术的独特见解。
尾联“谬许知己者,相其惬素心”进一步阐述了作者的观点。他认为只有那些真正了解他的人,才会与他心意相通,满足他的本性。这一联反映了作者对于知己的渴望和对于真诚交流的重视,也表达了他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画家创作的赞美和对自己人生态度的抒发,展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独特的审美情趣。同时,诗中的意象生动鲜明、情感真挚深沉,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