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迷禾黍向南村,惭愧担簦五柳门。
十载低颜随燕雀,半生孤眼横乾坤。
先生有道青云上,今日从游皂帽尊。
虞夏高歌人未老,无边风雨正黄昏。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离迷禾黍向南村,惭愧担簦五柳门。
- “离迷禾黍”意味着远离了熟悉的家乡和土地;“向南村”表明诗人最终定居于南方的小村落。
- “惭愧担簦”表示诗人因为某种原因(可能是政治失意、生活艰辛等)而感到羞愧;“五柳门”可能是指诗人所住之处有五棵柳树而得名的门。
- 十载低颜随燕雀,半生孤眼横乾坤。
- “十载低颜”意味着诗人在一段时间内(十年)不得不低头忍受困难或屈辱;“随燕雀”比喻诗人与那些地位低下的人为伍,没有自己的志向和追求。
- “半生孤眼”形象地描述了诗人孤独无助的状态,只有一只眼睛(或代表自己的一部分)在这个世界上寻找光明和希望。
- 先生有道青云上,今日从游皂帽尊。
- “先生有道”指的是老师(习斋先生)有着高深的学问和道德修养;“青云上”暗示老师的地位崇高,如同在青云之上般不可企及。
- “今日从游”表示诗人有幸成为老师的学生,跟随老师学习;“皂帽尊”可能是指老师戴着黑色的帽子,象征着尊贵和权威。
- 虞夏高歌人未老,无边风雨正黄昏。
- “虞夏高歌”形容人们即使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也能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人未老”表达了诗人对年轻一代的期望,希望他们在困境中仍能保持青春和活力。
- “无边风雨”描绘了一幅风雨交加、世界动荡的画面;“正黄昏”则暗示着这种风雨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即将结束。
接下来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这首诗是颜元的作品,他是一位具有独特思想体系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在思想上摆脱了对既有学说的迷信与盲从,独树一帜,而且在教学实践中确立起以实学习行为本的“习斋教条”。他的名言“思不如学,学必以习”体现了他对学习的重视,强调实践和经验的重要性。此外,他还提出了“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的观念,展现了他的忠诚与担当。
此诗通过对习斋先生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学习的重要性和对实践精神的重视。同时,通过描绘生活中的风雨和变迁,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诗人内心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