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政既无齐管仲,立功那有汉班超。
一条界线争何在,海外旌旗五色标。
【注释】
内政:国家内部事务,指政治。管仲:名夷吾,春秋时期鲁国政治家,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汉班超:东汉时期著名将领和外交家,曾出使西域,维护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关系。立功:立下功勋。那有:哪有。一条界线:指中朝的分界。争何在:争执在哪里。海外:指西域。旌旗:古代军队用的一种旗帜,这里指军队的旗帜。标:标志。
【译文】
国家内部事务已经没有了齐地的管仲,立下功勋也比不上汉代的班超。中朝和西域的分界线还在争吵,海外的军队旗帜上都是红黄绿蓝白这五种颜色。
【赏析】
《春感八首》是唐代诗人元稹创作的一组诗,共八首。此组诗作于大历年间(766年-772年),当时诗人任江陵府士曹参军兼御史里行。这首诗是其中的第一首。
“内政既无齐管仲,立功那有汉班超”,意思是说,国家内部事务已经没有了齐地的管仲,立下功勋也比不上汉代的班超。管仲是齐威王、齐宣王的相,辅助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班超是东汉时期的名将和外交家,他曾出使西域,维护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关系。诗人通过对比,表明自己的志向远大。
“一条界线争何在,海外旌旗五色标”,意思是说,中朝和西域的分界线还在争吵,海外的军队旗帜上都是红黄绿蓝白这五种颜色。诗人在这里以讽刺的口吻描绘了中唐时期的边疆危机和民族矛盾,表达了他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和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