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来筛影风来啸,挺雪拒霜标劲操。
淡浓疏密一笔挥,卓然写出绿卿照。
从来画工判优劣,判在精神到不到。
写到心花怒发时,不论直挥与横扫。
千竿万竿玉亭亭,败叶枯枝也觉好。
吸尽渭川真骨髓,莫怪神肖貌不肖。
并世若逢东坡与,也把先生呼笑笑。
【解析】
本诗是一首题画诗。郑板桥是清代著名的画家,擅长书法和绘画,尤其善于画竹子,他笔下的竹,枝干挺拔、清高有节,枝叶潇洒飘逸,墨色浓淡得当。
“月来筛影风来啸,挺雪拒霜标劲操”,这两句以写景起兴,用“月来筛影”、“风来啸”等意象,写出竹子在月光照耀下,风儿吹拂下,竹杆挺拔,枝叶摇曳,形象地描绘出竹子的挺直、清劲的特点。
“淡浓疏密一笔挥,卓然写出绿卿照。”这两句进一步描写竹子,用笔法之“淡”、“浓”、“疏”、“密”四个字,把竹子的风骨勾勒出来。“卓然”二字则点出了竹子的风骨。
“从来画工判优劣,判在精神到不到”,这两句是对前两句的总结,说明竹子的精神品质才是画竹成败的关键。
“写到心花怒发时,不论直挥与横扫。”这两句写作者创作竹叶时的心情,表达了他对竹子的喜爱之情。
“千竿万竿玉亭亭,败叶枯枝也觉好。”这句诗是说不管竹子长得多高、多茂盛,只要是竹叶、竹枝都是玉一样美丽,即使是枯败凋零的竹叶、竹枝也好看。
“吸尽渭川真骨髓,莫怪神肖貌不肖。”这句诗的意思是说竹子吸取了渭河的水气,所以长得高大挺直,即使它长得再矮小,也是好的。
“并世若逢东坡与,也把先生呼笑笑。”这一句是说如果当代的人遇到苏轼那样的大师,也会对郑板桥的竹子赞不绝口,甚至拍案叫绝。
【答案】
月来筛影风来啸,挺雪拒霜标劲操。(竹)
淡浓疏密一笔挥,卓然写出绿卿照。(竹)
从来画工判优劣,判在精神到不到。(竹)
写到心花怒发时,不论直挥与横扫。(竹)
千竿万竿玉亭亭,败叶枯枝也觉好。(竹)
吸尽渭川真骨髓,莫怪神肖貌不肖。(竹)
并世若逢东坡与,也把先生呼笑笑。(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