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吟高树巅,渔唱菱塘口。
披衣出荆关,适值新雨后。
登高一仰观,明月落我手。
欣欣携月归,脱手月何有。
招寻不可得,忽遇窗左右。
扃户乘夕凉,木榻支未久。
无计扫馀热,天遣风为帚。
习习爽心脾,此味人知否?
适意在当前,曷胜呼负负。
香山晚步
蝉吟高树巅,渔唱菱塘口。
披衣出荆关,适值新雨后。
登高一仰观,明月落我手。
欣欣携月归,脱手月何有。
招寻不可得,忽遇窗左右。
扃户乘夕凉,木榻支未久。
无计扫馀热,天遣风为帚。
习习爽心脾,此味人知否?
适意在当前,曷胜呼负负。
注释:
香山晚步:指作者在傍晚时分漫步于香山的景色中。
蝉吟高树巅,渔唱菱塘口:蝉在高树上鸣叫,而渔民们在菱塘边唱着歌。这里的“高树巅”和“菱塘口”是比喻,形容景物高远、清幽。
披衣出荆关,适值新雨后:披上衣服走出了荆门关(古地名),正好赶上了新雨后的天气。这两句描绘了一幅雨后初晴的景象,给人以清凉的感觉。
登高一仰观,明月落我手:登上高处,放眼望去,只见明月高悬,仿佛落入了自己的手中。这里的“明月”象征着美好、纯净的事物,而“落我手”则表达了对这些事物的珍视和把握。
欣欣携月归,脱手月何有:欣喜地拿着明月回家,却发现手中的月亮并无实质存在。这一句表达了对美好的事物无法长久留恋的矛盾心理。
招寻不可得,忽遇窗左右:寻找却找不到它,突然之间遇到了窗户左右的景物。这里的“招寻”指的是寻找和期待,而“窗左右”则是具体的场景。
扃户乘夕凉,木榻支未久:闭门坐在凉爽的院子里,木制的床上还没有铺好被子。这里的“扃户”表示关闭门窗,而“乘夕凉”则是利用傍晚的凉风来享受宁静的时光。
无计扫馀热,天遣风为帚:没有办法清扫掉身上的余热,只好让风吹拂作为清扫的工具。这一句表达了一种无奈和顺应自然的态度。
习习爽心脾,此味人知否?适意在当前,曷胜呼负负:习习的微风让人感到清爽舒适,这种感受是如此美妙以至于难以用言语来形容。在这里,“习习”形容风的轻轻吹拂,“爽心脾”则是指风带来了清新的感觉,使人心情愉悦。
赏析:
这首《香山晚步》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和诗人情感的诗。全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香山的景色和诗人在傍晚时分的感受。诗人以蝉鸣、渔唱、明月等元素为主题,展现了一幅宁静、优美的画面。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月亮的描述和内心的矛盾体验,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无奈的情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上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