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清城郭矗高寒,隥道飞廉接上兰。
山色万重连雁塞,河声终古落桑干。
东京礼乐张衡赋,北阙勋名贡禹冠。
十载春明缘底事,愁怀遥睇碧云端。

秋日晚眺有感

紫清城郭矗高寒,隥道飞廉接上兰。

山色万重连雁塞,河声终古落桑干。

东京礼乐张衡赋,北阙勋名贡禹冠。

十载春明缘底事,愁怀遥睇碧云端。

注释:

  1. 紫清城郭矗高寒:描述了紫清城的高大和寒冷的气候,给人一种孤傲、冷峻的感觉。
  2. 隥道飞廉接上兰:隥道是一条道路的名称,飞廉是一种神兽,这里用来比喻道路上的景象。上兰可能是某种植物的名字,也可能是指一种高耸入云的建筑物。
  3. 山色万重连雁塞:山色层层叠叠,与雁塞相连,形成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
  4. 河声终古落桑干:黄河的声音从古至今一直流淌不息,落在桑干河床之上,展现了黄河的壮阔与历史的悠久。
  5. 东京礼乐张衡赋:东京指的是东汉时期的京城洛阳,礼乐文化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张衡是东汉著名的文学家,他的赋作在当时广为流传。
  6. 北阙勋名贡禹冠:北阙是古代皇宫的正门,功勋与名声在这里得到了彰显。贡禹是西汉的一位大臣,他曾经担任过宰相,他的冠饰可能代表着他的官职和地位。
  7. 十载春明缘底事:十年的时间都在春天的明堂里度过,到底为了什么事情?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感慨。
  8. 愁怀遥睇碧云端:愁绪满怀,远望着碧云之上,这里的碧云可能是指天空中的云彩,也可能是指某种美好的事物或境界。诗人通过仰望天空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紫清城郭、隥道飞廉、山色万重、河声终古等自然景观,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诗中也蕴含着诗人对历史、文化的深深眷恋和思考。
首联以“紫清城郭矗高寒”开篇,直接点明了主题,同时也描绘了紫清城的雄伟与高寒。诗人通过对紫清城郭的具体描写,展现了它的独特魅力和历史底蕴。颔联“隥道飞廉接上兰”则进一步描绘了紫清城的周边环境,飞廉和上兰都是具有独特象征意义的元素,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而美丽的画面。颈联“山色万重连雁塞,河声终古落桑干”则进一步拓展了诗歌的意境,山色万重与雁塞相连,河声终古与桑干河床相映成趣,形成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尾联“东京礼乐张衡赋,北阙勋名贡禹冠”则回顾了诗人过去的足迹和成就,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历史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经历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历史、文化的深情怀念。同时,诗中也蕴含着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和反思,表达了他对国家和社会未来的担忧和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