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烟光蘸绿波,楼台倒影入摩诃。
蒲荒半掩游人艇,树密深藏宿鹭窠。
白浪一篙春载酒,红窗四面夜闻歌。
当时苑囿繁华尽,奈此凄清月色何。

摩诃池

十里烟光蘸绿波,楼台倒影入摩诃。

蒲荒半掩游人艇,树密深藏宿鹭窠。

白浪一篙春载酒,红窗四面夜闻歌。

当时苑囿繁华尽,奈此凄清月色何。

【注释】

  1. 十里烟光蘸绿波:十里之外,烟雾弥漫的光影映在湖面上。
  2. 摩诃:梵语Maha音译的音译,意为广大、广大。
  3. 蒲荒半掩游人艇:在蒲草茂盛的地方,有一半被遮盖的小船。
  4. 树密深藏宿鹭窠:树木密集的地方,隐藏着鸟类的栖息地。
  5. 白浪一篙春载酒:用竹竿挑起的酒壶里装着春天的美酒。
  6. 红窗四面夜闻歌:红窗四角,夜晚传来歌声。
  7. 当时苑囿繁华尽: 当时(过去),园林和宫殿都变得荒凉破败。
  8. 奈:无可奈何。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湖泊景象,通过对比过去的辉煌和现在的萧条,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叹。诗中的景物描写细腻生动,如“十里烟光蘸绿波”,形象地描绘出了湖面的风光。而“摩诃”一词则暗示着广阔无垠的景象,让人仿佛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之间。此外,诗中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过去的繁荣与现在的凋零进行了鲜明的对比,使得诗歌的情感更加深刻。最后一句“奈此凄清月色何”,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之情,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悲凉和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