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川节度筹边处,万里岩疆锁一楼。
坐见金汤围剑阁,几闻玉斧划刀州。
军行细路青天近,戍撤秋关黑水流。
太息斯人无复再,干戈满眼不胜愁。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内容是诗人登楼远眺西川,抒发感慨。第一句“筹边楼”,点明了地点和时间;第二句“万里岩疆锁一楼”,写地理位置和地势的险要;第三、四句,通过描写军行细路青天近,戍撤秋关黑水流,表达出对国家形势的忧虑;第五、六句,写太息斯人无复再,干戈满眼不胜愁,感叹英雄无用武之地,也反映了当时政治的黑暗腐败。

译文:筹边楼,位于西川节度使治所,地处险要,是军事要塞。我登楼远望,只见金汤环绕着剑阁,玉斧划过的地方,刀州已经平定。但军行的小路,却离青天越来越近了,秋天的关口,却有黑水流淌。我不禁叹息英雄无用武之地,满眼的战旗武器,令人心潮难平。

赏析:本诗为登临西川节度使治所——筹边楼所作,抒写了作者对国家形势的忧虑,并借古讽今,暗寓自己的忧患意识。

首联写筹边楼的位置和地理特点。筹边楼,位于西川节度使治所,地处险要,是军事要塞。作者登楼远望,只见金汤环绕着剑阁,玉斧划过的地方,刀州已经平定。这两句写出了筹边楼地理位置的重要和地势的险要,暗示出国家形势的严峻。

颔联进一步描绘筹边楼的战略地位和作用。但军行的小路,却离青天越来越近了,秋天的关口,却有黑水流淌。这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同时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形势的忧虑之情。

颈联直接抒情,写作者登上筹边楼后的感受。太息斯人无复再,干戈满眼不胜愁。这里,作者以太息之声和干戈满眼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形势的忧虑和对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慨。

尾联再次点明题目,总结前文。我不禁叹息英雄无用武之地,满眼的战旗武器,令人心潮难平。这两句既总结了全诗的内容,又深化了主题,使诗歌达到了一个高潮。

【答案】

①西川节度筹边处:西川节度使的治所。②万里岩疆锁一楼:指筹边楼高耸入云,地势险要,是军事要塞。③金汤围剑阁:指用金汤来包围剑阁。④几闻玉斧划刀州:传说汉武帝时蜀郡太守李冰开凿都江堰,用竹笼装土填塞江中礁石,使江水畅通,故又称玉垒山(即玉屏风山)为”玉斧”,剑阁(剑门关)为”刀州”。⑤军行细路青天近:指军队行军的道路逐渐接近青天,形容道路艰难。⑥秋关黑水流:指秋季的关口,有黑水流出,指关卡已过。⑦斯人无复再:指那些英雄人物再也没有出现过了。⑧干戈满眼不胜愁:指到处都是战争留下的痕迹,使人心情难以平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