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邱一壑本吾愿,名山况复如相期。忆昨泉山小留滞,清源紫帽神挚维。
阴那老僧速归驾,许我佳地当非欺。梦中之境忽真得,此事或亦神能司。
乃携寻山绿玉杖,古径手自荆榛披。一峰卓立出云表,苍然秀色轩人眉。
如玉屏张宝帐合,如宝驮象球弄狮。群山众壑竞奔赴,势若拱卫来逶迤。
乃登极顶旷四瞩,玉华金简生光辉。仙桥俯瞰飞渡迹,天马旁若凌风嘶。
目卑三台小九子,君山肃立毋敢欹。鞭云策霞互吐纳,沐日浴月相蔽亏。
四时花开长不谢,万年松老生清飔。洞天福地不在远,佳处要岂人境违。
四山环合若庐舍,山中地忽成平夷。有圃宜蔬田宜稻,买山以隐宁靳赀?
乃测周圭景以正,乃用傅版功斯施。惟堂有宦阁有簃,开门山影绿满池。
乡人载酒欲吾贺,言待其落陈金卮。就中吾友有刘子,清言古谊吾所推。
一、首联:
“一邱一壑本吾愿,名山况复如相期。”
【注释】:
- 一邱一壑:一个山头一个山沟。
- 本吾愿:本来的愿望。
- 名山:名胜的山。
- 况复:何况又。
- 相期:相互期望。
【赏析】:
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山水自然的深厚感情和美好向往。他希望有一个自己的小天地,在山里隐居,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二、颔联:
“忆昨泉山小留滞,清源紫帽神挚维。”
【注释】:
- 忆昔:回忆过去。
- 泉山:山中有泉水流淌。
- 小留滞:短暂的停留或逗留。
- 清源紫帽:清幽的源头。
- 神挚:神灵守护。
【赏析】:
诗人回忆起以前在泉山中短暂停留的日子,那时山清水秀,景色优美。他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仿佛被神灵所守护。
三、颈联:
“阴那老僧速归驾,许我佳地当非欺。”
【注释】:
- 阴那:不详。
- 老僧:年长者。
- 速归驾:尽快归来。
- 许我佳地:答应我找一个好地方。
【赏析】:
诗人希望得到老僧的同意,让他找到一个好的地方隐居。这里可能是诗人对理想生活的一种憧憬和期待。
四、尾联:
“梦中之境忽真得,此事或亦神能司。”
【注释】:
- 梦中之境:指诗人在梦境中看到的美景。
- 真得:真的得到了。
【赏析】:
诗人在梦中看到了真正的美景,这可能是他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愿望。他相信这种美好的事物是由神灵所主宰的。
五、中间部分:
“乃携寻山绿玉杖,古径手自荆榛披。”“一峰卓立出云表,苍然秀色轩人眉。”
【注释】:
- 绿玉杖:一种绿色的玉杖。
- 古径:古老的道路。
- 荆榛:荆棘和野草。
【赏析】:
诗人携带了寻找山中的杖子,亲手砍伐了荆棘和野草。他攀登着山峰,欣赏着美丽的景色。这些诗句描绘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喜爱和欣赏之情。
六、后半部分:
“如玉屏张宝帐合,如宝驮象球弄狮。群山众壑竞奔赴,势若拱卫来逶迤。”
【注释】:
- 玉屏:像玉一样的屏风。
- 张:打开。
- 宝帐:珍贵的帐篷。
- 宝驮象球:珍贵的象球。
- 弄狮:表演狮子舞。
【赏析】:
诗人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风景画。山峰如同玉石屏风一样高大,帐篷和象球等珍贵物品摆放其中。群山众壑纷纷前来奔向这位王者,形成壮观的景象。
七、最后部分:
“乃登极顶旷四瞩,玉华金简生光辉。”“仙桥俯瞰飞渡迹,天马旁若无凌风嘶。”
【注释】:
- 极顶:最高的山顶。
- 玉华金简:珍贵的玉器和金属简牍。
- 生光辉:发出光芒。
【赏析】:
诗人登上了山顶,视野开阔,可以看到四周的风景。玉器和金属简牍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增添了一份神秘色彩。天马旁若无人地奔跑,仿佛在享受自由和快乐。
八、尾联:
“目卑三台小九子,君山肃立毋敢欹。”鞭云策霞互吐纳,沐日浴月相蔽亏。”“四时花开长不谢,万年松老生清飔。”洞天福地不在远,佳处要岂人境违。”
【注释】:
- 目卑:目光低下。
- 三台:古代传说中的三个星宿名。
- 小九子:小星星。
- 君山:洞庭湖中的一个岛屿。
- 鞭云策霞:驱使云雾,驾驭彩虹。
- 沐日浴月:沐浴太阳,沐浴月亮。
- 清飔:凉爽的微风。
- 洞天福地:神仙居住的地方。
【赏析】:
诗人描述了自己在山上看到的景象。他看到了三颗星宿、九颗星星以及一座美丽的山峰。他驱赶云雾,驾驭彩虹,沐浴太阳和月亮,感受着清爽的微风。他发现这个仙境并不遥远,就在附近,只要人们放下世俗的羁绊就能找到这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