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气昏三日,晴光笼万井。
鸟入石林深,人行溪路永。
陟冈泥尚滑,渡水浪犹猛。
千折到荆山,十里望奉岭。
野阔想姬牛,原高问轩鼎。
尘沙埋古塞,风雷秘灵境。
僧户启层台,龙泉瞰绝顶。
天围远近村,田乱南东町。
黄鸡进野服,白堕携方领。
寒嚼召平瓜,大食了翁饼。
焉知礼法疏,那复冠裾整。
手势恣喧呼,脚力竞驰骋。
君子喜喈喈,小人绝悻悻。
海鸥自可下,国狗谁云犷。
不知落日低,乍觉单衣冷。
萧萧听骝骆,聒聒随蛙黾。
翳翳乌椑阴,淡淡苍芦影。
人烟渐窣窣,鬼火忽耿耿。
红烛导斜桥,青衣指深阱。
近城路始平,出险辔还并。
佳客信江湖,使君讵酩酊。
乏嘲夹谷欠,余羡延陵勇。
一石酒量豪,万斛诗才涌。
探珠君早获,倚玉余真幸。
他年共把读,聊作黄金矿。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的作品。李益(约746年-约813年),字君虞,赵郡(今河北石家庄市赵县)人,唐代诗人。大历年间,出入朱泚、马燧之幕。建中四年,拜监察御史里行。德宗时官至太子宾客。与王维、高适、钱起等人皆有交游,以论事激扬科名,故长于古体诗。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雨气昏三日,晴光笼万井。
    “雨气”指的是连绵不断的雨,“昏三日”形容雨下了很多天,天空昏暗;“晴光”则是阳光普照,照耀着整个村落。这两句描述了天气的变化,从阴雨绵绵到阳光明媚,为后面的景色描绘打下了基础。

  • 鸟入石林深,人行溪路永。
    “鸟入石林深”是指鸟儿飞进石林深处;“人行溪路永”则是指人们行走在溪边的路上,时间似乎变得漫长。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自然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宁静。

  • 陟冈泥尚滑,渡水浪犹猛。
    “陟冈”是指攀登山岗;“泥尚滑”表示山上的泥土湿润滑腻,难以行走;“渡水”则是指渡过河流。这两句描述了攀登山峰以及渡过河流的过程,展现了旅途的艰辛和不易。

  • 千折到荆山,十里望奉岭。
    “千折”指的是曲折的道路;“荆山”和“奉岭”都是地名,分别位于不同的山脉之中。这两句描述了旅途中的曲折和艰难,让人感受到旅行的不易和辛苦。

  • 野阔想姬牛,原高问轩鼎。
    “野阔”是指广阔的田野;“姬牛”可能是一个地名或者是一个特定的意象,与牛有关;“原高”指的是高地或原野的高远之处。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广阔田野的想象和对高远目标的追求。

  • 尘沙埋古塞,风雷秘灵境。
    “尘沙”是指尘土飞扬的场景;“古塞”可能是指古老的边关要塞;“风雷”则暗示了自然的威力和神秘的力量。这两句描绘了边疆地区的荒凉和神秘的自然景观。

  • 僧户启层台,龙泉瞰绝顶。
    “僧户”是指寺庙的门楼;“层台”指的是多层的建筑;“龙泉”则是指山中的泉水,也象征着清泉般的智慧和纯洁。这两句描述了寺庙和山水之间的联系以及清泉的象征意义。

  • 天围远近村,田乱南东町。
    “天围”可能是指天空包围的景象;“远近村”指的是村庄分布在不同的距离范围内;“田乱”则是指农田被雨水冲乱的场景。这两句描绘了乡村的宁静和农田被雨水冲击后的混乱景象。

  • 黄鸡进野服,白堕携方领。
    “黄鸡”指黄色的大公鸡;“野服”可能是指农民的服饰;“白堕”指的是白色的衣服或帽子。这两句描述了一个农民穿着朴素的服装进入田野的情景。

  • 寒嚼召平瓜,大食了翁饼。
    “寒嚼”指在寒冷的环境中咀嚼食物;“召平瓜”可能是一种特定的瓜果;“大食”则是指吃得饱足的样子。这两句描绘了农民在寒冷环境中享受美食的情景。

  • 焉知礼法疏,那复冠裾整。
    “焉知”表示哪里知道;“礼法”可能是指礼节和法律;“疏”则可能是指不严格或宽松。这两句表达了对于社会规范和个人行为的反思和质疑。

  • 手势恣喧呼,脚力竞驰骋。
    “手势”指动作和表情;“喧呼”表示大声呼喊或叫嚷;“脚力”指体力或能力。这两句描绘了人们自由自在地表达自己情感的场景。

  • 君子喜喈喈,小人绝悻悻。
    “君子”指有德行的人;“小人”指没有德行的人;“嗜嗜”可能表示高兴或满足的样子;“悻悻”则表示愤怒或不满。这两句表达了对于不同人物性格和态度的观察和评价。

  • 海鸥自可下,国狗谁云犷。
    “海鸥”指海边的海鸥;“国狗”在这里可能是指国家的象征或者代表某种势力的动物;“犷”可能表示粗犷或狂放的意思。这两句表达了对于不同事物的评价和态度。

  • 不知落日低,乍觉单衣冷。
    “不知”可能表示不知道或不了解;“落日”指夕阳西下的景象;“低”可能表示夕阳西下时的光线柔和;“单衣”可能表示夜晚来临前的寒冷感觉。这两句描述了黄昏时分的景色和感受。

  • 萧萧听骝骆,聒聒随蛙黾。
    “萧萧”可能表示风声或落叶的声音;”听骝骆”可能是指听骏马奔驰的声音;”聒聒”可能表示青蛙和其他昆虫的叫声或嘈杂声;”随蛙黾”可能表示跟随青蛙和小虫的动作。这两句描述了自然界中的声音和动态。

  • 翳翳乌椑阴,淡淡苍芦影。
    “翳翳”可能表示阴暗或朦胧的样子;”乌椑阴”可能是指乌鸦栖息的地方;”淡淡”可能表示模糊或隐约的感觉;”苍芦影”可能是指苍茫的芦苇的影子或轮廓。这两句描绘了夜晚的自然景象和氛围。

  • 人烟渐窣窣,鬼火忽耿耿。
    “人烟”指人类活动的迹象;”窣窣”可能表示细小的脚步声或其他声响;”鬼火”可能是指幽灵或妖怪发出的光亮或火焰;”耿耿”可能表示明亮或闪烁的状态。这两句描述了夜晚的寂静和神秘感。

  • 红烛导斜桥,青衣指深阱。
    “红烛”指燃烧的蜡烛;”导”可能表示引导或照亮的意思;”斜桥”可能是指倾斜的桥梁;”青衣”指穿着青色衣服的使者或仆人;”指深阱”可能是指指着陷阱或危险的地方。这两句描述了夜晚的场景和行动。

  • 近城路始平,出险辔还并。
    “近城”指接近城墙的地方;”路始平”可能意味着道路变得平坦或安全了;”出险辔还并”可能指摆脱了危险的环境或束缚。这两句描述了从危险的环境向安全的转变。

  • 佳客信江湖,使君讵酩酊。
    “佳客”指优秀的客人或访客;”江湖”可能是指广阔的水域或比喻为生活或世界;”使君”指地方官员或主人;”讵酩酊”可能表示是否喝醉了或是否清醒的状态。这两句表达了对于客人和主人身份的反思和比较。

  • 乏嘲夹谷欠,余羡延陵勇。
    “乏嘲”指缺乏欢笑或玩笑的机会;”夹谷欠”可能是指缺少欢笑或机会的情况;”余羡延陵勇”可能是指羡慕延陵人的勇敢或决断。这两句表达了对于不同性格特点和能力的评价和欣赏。

这首诗整体上体现了诗人李益在游历过程中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观、人物行为和内心情感的描述,展现了他的文学才华和审美观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