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三寸舌,出口成字句。《春秋》在齿牙,褒贬无少顾。
客观松下棋,指挥动杀误。乐哉局外人,就局苦难诉。

【注解】

晦日: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人有三寸舌(语出《孟子•万章上》):人的三寸舌头,能说出很多话。成字句:《春秋》一书在孔子生前就写成了,但孔子去世后,由弟子们编定成书。

褒贬无少顾(指《春秋》):褒贬没有多少考虑。《春秋》的笔法,褒贬分明而不多加考虑。

松树:比喻高洁的人。松下棋:指在清静的地方下棋,形容高洁的人不受世俗纷扰。

局外人:指旁观者。局中人:指下棋的双方,即棋手。

就局苦难诉:指旁观者只能旁观,不能参与其中。

【赏析】

此诗以棋局喻人生,抒发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与感悟。

首联:“人有三寸舌,出口成字句。” 诗人感叹自己有一张三寸的嘴,却能说出很多的话,这些言论都像文字一样刻印在自己的心上。这里用“三寸舌”来比喻自己的口才,用“出口成字句”来形容自己的言辞能够像文字一样刻印下来。

颔联:“《春秋》在齿牙,褒贬无少顾。” 诗人引用《春秋》中的一句名言“吾闻君子之言,忠信以为国,礼义以为行”,表示自己对待《春秋》的态度是公正无私,毫不偏袒。这里的“齿牙”指的是牙齿,因为牙齿和舌头都是人体的一部分,所以用“齿牙”来比喻自己的口才。

颈联:“客观松下棋,指挥动杀误。” 诗人用“客观松下棋”来形容自己在棋局中的状态,意思是自己虽然是一个旁观者,但是也能够看清整个局势的发展。这里的“客观”是指不偏袒任何一方,而是以一个中立的角度来进行判断。而“指挥动杀误”则是指自己在棋局中虽然能够看清局势,但是却也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导致判断失误。

尾联:“乐哉局外人,就局苦难诉。” 诗人以“局外人”自居,表示自己在棋局中只是一个旁观者,并不参与其中。而“就局苦难诉”则是指旁观者在局中无法诉说自己的痛苦,只能默默地承受着。这里的“乐哉”是形容词,用来修饰“局外人”,表示自己作为一个旁观者是快乐的。

此诗以棋局为喻,通过对比“局中人”和“局外人”,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与感悟。诗人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不应该过于苛责自己,而应该学会包容和理解他人。同时,诗人也提醒人们要珍惜当下,不要过于沉迷于名利和权力的纷争之中,而是要关注自己的生活和精神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