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夕长廊散步迟,砧声清切动凉飔。
一绳宾雁初辞塞,三匝栖乌未定枝。
秋意到门桐叶觉,客心中夜砌虫知。
朝来买取黄华好,却忆东皋旧短篱。
向夕长廊散步迟,砧声清切动凉飔。
一绳宾雁初辞塞,三匝栖乌未定枝。
秋意到门桐叶觉,客心中夜砌虫知。
朝来买取黄华好,却忆东皋旧短篱。
注释:
- 向夕:傍晚。长廊:指宽敞的走廊。
- 砧声:捣衣的声音。清切:清脆而悦耳。凉飔:微风。
- 一绳:比喻少。宾雁:大雁。辞塞:离开边塞。
- 三匝:指三次绕树。栖乌:栖息在地上的乌鸦。定枝:筑巢。
- 秋意:秋天的气息。到门:降临在门口。桐叶:梧桐树叶。觉:感知。
- 客心:客居他乡的心情。中夜:夜间。砌虫:台阶上的小虫。知:知晓。
- 朝来:早晨起来时。黄华:指菊花。好:美好。东皋旧短篱:指曾经住在东边低矮的茅屋旁。
赏析:
《秋日杂诗》是一首描写秋日景色和情感的五言律诗。诗人通过对秋日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时光流逝所带来的感慨。
首联“向夕长廊散步迟,砧声清切动凉飔。”描绘了诗人在黄昏时分漫步长廊的情景。砧声清脆悠扬,触动了微风,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哀伤的氛围。这两句通过声音与气息的交织,展现了秋天特有的静谧之美。
颔联“一绳宾雁初辞塞,三匝栖乌未定枝。”则转向了对大雁和乌鸦的描写。大雁刚刚离开边塞,而乌鸦还在未定的枝头盘旋。这一联通过对比,突出了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无常。
颈联“秋意到门桐叶觉,客心中夜砌虫知。”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气息渗透至家门,梧桐树叶感受到了季节的变化,而台阶上的小虫也感受到了夜晚的寒意。这里的“秋意”、“秋意到门”、“秋意”等词语不断重复,强化了秋天的感觉,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季节更迭的敏感与感悟。
尾联“朝来买取黄华好,却忆东皋旧短篱。”则是诗人在清晨购买菊花的场景,同时也回忆起了旧时的住所——东皋的短篱。这两句既展示了诗人对于美景的欣赏,也反映了他对过去生活的怀念。
这首诗通过对秋日景物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思念。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时间、空间的转换,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变化与流动感,体现了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