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台无恙,忽一霎尘生,音容顿绝。今古伤心遗例在,自是解人难得。恨海空填,情天莫补,辜负如椽笔。红笺吟遍,返生香总乏术。
未知底事干侬,读君诗罢,宛转愁无极。一往情深谁遣此,岂独销魂醉骨。词述黄门,神伤奉倩,哀思应绵结。斯文斯恨,天长地久不灭。

诗句释义与赏析:

首句“百字令题一奁吟”

  • 百字令:这是一种词牌名,通常用于表达深情。在古代文学中,“百字令”多用来抒发离别之情。
  • 题一奁吟:这里的“奁”指的是小盒子,常用来存放首饰、书信等珍贵物品。在这里,诗人通过“奁”这一物件,暗示自己的情感被深深地埋藏,难以启齿,只能借诗词抒发。

第二句“镜台无恙,忽一霎尘生,音容顿绝。”

  • 镜台无恙:指镜子仍然完好无损,没有受到任何损伤,但突然之间,镜中的影像出现了变化。
  • 尘生:灰尘的出现,可能象征着某种变化或衰败。
  • 音容顿绝:原本清晰的声音和面容,突然间变得模糊不清,消失得无影无踪。这表达了一种深刻的失落感,可能是因为某种重要事物的丧失或改变。

第三句“今古伤心遗例在,自是解人难得。”

  • 今古伤心遗例在:这里指的是历史上有许多因伤心而留下的例子。诗人指出这些例子仍然存在,只是现在的情况已经不同了。
  • 自是解人难得:这里的“解人”指的是能解开心中忧伤的人。诗人感慨这样的人物很难得,他们能理解和感受到自己的痛苦。

第四句“恨海空填,情天莫补,辜负如椽笔。”

  • 恨海空填:比喻心中的怨恨如同大海一样深广,无法填补。
  • 情天莫补:形容感情的天空无法修补,意味着无法挽回的遗憾。
  • 辜负如椽笔:用巨大的椽木制成的笔,象征文人的才情。诗人感叹自己曾经拥有如此才华和能力,但现在却未能充分发挥出来。

第五到第八句为一组连续的四句,每句都是对上一句的具体解读和展开。

第九句“未知底事干侬,读君诗罢,宛转愁无极。”

  • 未知底事干侬:诗人感到困惑,不明白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他陷入这种困境。
  • 读君诗罢,宛转愁无极:读完你的诗后,我感到无比的忧愁。这种忧愁是如此强烈,以至于我无法停止思考。

第十句“一往情深谁遣此,岂独销魂醉骨。”

  • 一往情深谁遣此:诗人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奈和悲伤,不知道是谁让他陷入了这样的困境。
  • 岂独销魂醉骨:不仅仅是灵魂被折磨得无法安宁,身体也受到了极大的伤害。

最后两行是对整首诗的总结,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期望。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非常抒情的作品,通过描绘镜台的变化和对过去的回顾,表达了诗人深深的哀愁和失落感。诗人用了大量的意象和比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如“镜台无恙”、“恨海空填”、“如椽笔”等,都非常生动地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难得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