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宅依寒水,朝回只闭关。
见君当落叶,此地有空山。
雨歇秋仍暖,官贫老更闲。
登高何处好,屦杖许追攀。
【注释】
宝鸡巷:街名。在今河南洛阳市西。见《太平寰宇记》卷一七六。吴见末比部:指唐代诗人、文学家吴见过,字国忠。唐睿宗时宰相,因与张易之兄弟争宠被毒死,追赠礼部尚书,谥号“忠”。末比部当是吴见过生前的别称。
卜宅依寒水:据《太平广记》卷四八五引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载,杜甫有“卜邻”诗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可见杜甫自比为贫民,其住所应靠近百姓居住区。
朝回只闭关:指杜甫每日从朝廷回来后,便闭门谢客,过着清苦的生活。
落叶:指秋日飘零的树叶,这里指秋天的到来。
空山:指深山幽谷。
雨歇:天气转晴。
屦杖:穿鞋拿拐杖,即步行。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至宝鸡巷访友,偶遇好友吴见过而作。全词以“九日之游”为核心,围绕此展开叙述,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卜宅依寒水”表明诗人选择居住在靠近寒水的地方,意在远离尘嚣、寄情山水。次句“朝回只闭关”,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闭门谢客的生活状态,反映出他的清贫和孤独。第三句“见君当落叶”,以“落叶”比喻秋天的到来,同时暗示了与友人相聚的日子不多,增添了一份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第四句“此地有空山”,则是对前一句的深化,诗人以“空山”形容隐居之地,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赞美。第五句“雨歇秋仍暖”,则将自然景色与诗人的情感相结合,表现出诗人在雨后初晴的秋日里,仍然感受到温暖和希望。最后两句“官贫老更闲”和“登高何处好,屦杖许追攀”,则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厌倦的心情,同时也透露出他渴望自由、追求理想的坚定信念。整首诗通过对诗人生活环境、心情变化的描述,以及对自己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的揭示,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高尚的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