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池旧擅湖山胜,舟屋滨湖复倚山。
不见林逋飞鹤出,空思魏野跨驴还。
平居同调人芜没,黔国怜才事等闲。
传得高峣绝唱在,近华深处几开颜。
【注释】
昆池:今名昆明湖,在北京颐和园。旧擅湖山胜:昔日这里风光秀丽,有“园林之美甲天下”之称。林逋(bó):宋代诗人,字君复,号和靖先生,杭州人。魏野:唐代诗人,字师道,号青阳子,陕西户县人。同调人:指志同道合的朋友。黔国:即贵阳国,贵州的别称。高峣(xiáo):地名,在湖南长沙东。绝唱:极高的诗作。开颜:欢笑。
【译文】
昆明湖风景优美,过去是人们向往之地;舟屋依山傍水,景色宜人。林逋的鹤、魏野的驴都难以见到,空思念他们来过此地。平居时与志同道合的人交往,如今都已湮没无闻。怜才之事,如黔国一样,轻而易举就做得到。传得很高的诗篇都在这,近华处几处都有开颜的笑容。
【赏析】
《望青草湖吊郭仲炳》,这是一首怀人诗,怀念的是友人郭仲炳。
昆明湖位于北京颐和园内,原名昆明湖,为清代皇家园林昆明湖的一部分。郭仲炳是郭熙之子,北宋画家、书法家,工画山水,善书法,尤长于竹石。
这首诗的首联写景,昆明湖风景秀美,环境幽雅,有”园林之美甲天下”的美誉。郭仲炳曾在湖中舟屋旁倚山而居,游赏湖光山色。
颔联抒发了对郭仲炳的怀念之情。林逋是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的《孤雁》一诗中有“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的诗句。这里的“不见”意指诗人无法看到林逋笔下那美丽的孤鹤飞出水面,只能远望着它的身影。而魏野则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酷爱骑驴漫游,曾写下许多描绘自然景物和社会生活的优秀诗作。魏野曾经来到昆明湖游览,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篇。可是现在再也看不到他骑驴回来的身影了。颈联写自己对郭仲炳的追忆与怀念。平居时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交往甚深,而今却已难觅踪影。黔国指的是贵州,贵州地处边陲,历史上多有文人墨客流连忘返。郭仲炳也曾被派往黔国任官,可见他与当地百姓关系亲密。黔国之所以能够轻易地得到人才的眷顾,是因为那里的官员们善于发现人才、重视人才。然而现在黔国已经不存在了,留下的只有空空的官位和寂静的城楼。尾联回忆郭仲炳的事迹,并表达对他的怀念之情。传说郭仲炳曾将高高的山峰命名为“高峣”,并在近华处修建了一座亭子以供观赏。如今高峣的绝唱仍在,但近华处却没有几处开颜的笑容了。
这首诗语言朴实、真挚,感情深沉、真挚,充满了对朋友的怀念之情。作者运用了比喻、夸张、借代等修辞手法,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思念和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