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山重叠树槎丫,曲径偏宜处士家。
想见虚亭吟眺处,夕阳无限绕寒鸦。

【注释】

倪云林:即倪瓒,元末明初画家。槎丫:树枝交错的样子。处士:有学问、修养的隐士。吟眺(tiao):在山林中吟诗眺望。寒鸦:栖息在高树上的鸟。

【译文】

乱山叠嶂,参差不齐,树林里枝条交错,形成许多小窝。曲径通幽,适宜隐居的士人居住。想见那空荡荡的亭子,可以吟诗眺望,夕阳无限好,照在一群群寒鸦身上,它们盘旋着归巢。

【赏析】

此诗是一首题画诗,诗人以写景为主,通过描写自然景物,表现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

首联“乱山重叠树槎丫,曲径偏宜处士家”,描绘的是一幅山水画卷。这里,“乱山”指的是连绵起伏、层峦叠嶂的山脉。而“树槎丫”则形象地描绘出山峰间树木交错、形态各异的景象。诗人用“乱山”、“重叠”等词语,生动地勾勒出山势的雄伟和崎岖,给人一种气势磅礴之感。接着,“曲径偏宜处士家”,进一步展现了隐居之地的特点。这里的“曲径”是指曲折蜿蜒的小道,它为隐居之人提供了一条通向深山古刹的捷径;而“处士家”则是那些隐居于山林之中、远离尘嚣的士人的住所。这一描述,既体现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追求,也暗示了诗人与这些隐居之士之间可能存在某种默契或联系。

颔联“想见虚亭吟眺处,夕阳无限绕寒鸦”,则转入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在这里,“虚亭”指的是一个空无一人但景色宜人的亭子,它可能是诗人想象中的某个地方;“吟眺处”则表明这个地方是一个适合吟诗眺望的地方。而“夕阳无限绕寒鸦”则是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美丽的画面:夕阳西下,余晖洒满大地,一群群寒鸦在天空中飞翔,它们时而盘旋,时而俯冲,仿佛在欣赏这美景。这一画面,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更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愉悦和满足。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同时,它也启示我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要时常停下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寻找心灵的慰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