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两耳厌竹肉,高山流水爱结钟期盟。闲取龙门百尺之桐斫绿绮,朝回解带便向书堂横。
朝来有客贻我一片石,浑沦太璞含元音。琴材完足未磨刮,径倩妙手龙唇凤翮一一雕镂成。
调弦案谱叶宫羽,依稀绝壑千树万树松风清。始知中郎焦尾疑附会,爨余安得春雷鸣。
浪传逸响匹柯笛,无乃秋柳啼寒莺。何如葱翠玲珑凿山骨,意外突出新经营。
愿携此琴恭进拊石曲,瓦缶窃和《南薰》声。

【注释】

1.石琴篇:题名。

2.厌竹肉:厌恶竹制的琴瑟。

3.高山流水:相传春秋时期,伯牙善弹琴,钟子期善于听音,他们志趣相投,结为知音。后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遇,或乐曲高妙。

4.结钟期盟:结下知音之交。

5.斫绿绮:削去琴的青皮(古琴的外层黑漆)。

6.书堂:指书房、文房四宝中的笔筒、墨台等。

7.朝回解带便向书堂横:早晨回家解开衣带就到书房里去。

8.太璞:指未雕琢的原玉。

9.龙唇凤翮:形容琴的制作精细。

10.调弦案谱叶宫羽:调好琴弦再按谱弹奏。

11.元音:天籁,自然的音乐。

12.中郎:即司马相如,字长卿,汉武帝时著名文学家。

13.焦尾:相传司马相如曾作《哀二世赋》,其末有“余少而好此奇玩,自右丞相奏事时,心窃好之,又恐过天子,遂不得常得近前见之”句,后人以为相如有绝笔之作,故称琴为“焦尾琴”。

14.爨余:指烧饭时剩下的柴火屑,喻指无用之物。

15.秋柳啼寒莺:秋日的柳树枝条在风中摇曳,发出悲切的啼哭声,好像是寒雀在呜咽。

16.葱翠玲珑凿山骨:形容琴的质地清纯,色泽葱翠,造型玲珑剔透。

17.瓦缶:陶制的盛酒器。

18.《南薰》:指《南风歌》,是《诗经》中的一篇诗。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抒怀诗。诗人通过描写自己对琴的热爱和珍视,来抒发自己对音乐的热爱和珍视。

首句“石琴篇”点出主题,表明了作者对琴的喜爱之情。次句“我生两耳厌竹肉”,写出自己对琴材的挑剔。接下来两句写自己削去琴的青皮,调好琴弦,再按谱弹奏。这一句中,“斫”字写出了琴师的匠心和精湛技艺。接着,又以“朝回”二字,表明了自己对琴的钟爱。

第三、四句写朋友赠送的琴。“一片石”三字既写出琴的质地、工艺,又写出琴的高超境界。最后两句赞美琴的音质。琴的音质美妙动听,如同大自然的声音一样。

全诗通过对石琴的描述来表现自己的感情。语言优美,意象生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