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治昌明日,文章耀上台。
学因施教广,院以育贤开。
采藻鸾旗振,谈经马帐推。
衣冠登俎豆,德行筮云雷。
讲席春风坐,黉宫夏屋陪。
伦明三代共,道尽百年该。
比户归弦诵,登门起草莱。
圣朝恩泽溥,济济集英才。

【诗句释义】:

至治昌明天,文章耀上台。

至治昌明的时代,文采飞扬的文章照耀在朝堂之上。

学因施教广,院以育贤开。

因为教学的广泛性,书院成为了培养贤才的地方。

采藻鸾旗振,谈经马帐推。

采集藻华的旗帜高扬,讲述经书的马帐被推举。

衣冠登俎豆,德行筮云雷。

身着礼服的人登上俎豆,德行高尚的人像云雷一样震撼人心。

讲席春风坐,黉宫夏屋陪。

讲学之座如春风般温暖,学校建筑犹如夏日之屋陪伴。

伦明三代共,道尽百年该。

三皇五帝的礼仪已经明确,道理可以追溯到千年之前。

比户归弦诵,登门起草莱。

每家每户回归诵读诗书,人们纷纷来到学校学习创作文章。

圣朝恩泽溥,济济集英才。

圣明的朝廷恩泽普及,众多的英才汇聚于此。

【译文】:
至治昌明天,文章中充满了光辉。
在至治昌明的时代,文采飞扬的文章照耀在朝堂之上。
因为教学的广泛性,书院成为了培养贤才的地方。
采集藻华的旗帜高扬,讲述经书的马帐被推举。
身着礼服的人登上俎豆,德行高尚的人像云雷一样震撼人心。
讲学之座如春风般温暖,学校建筑犹如夏日之屋陪伴。
三皇五帝的礼仪已经明确,道理可以追溯到千年之前。
每家每户回归诵读诗书,人们纷纷来到学校学习创作文章。
圣明的朝廷恩泽普及,众多的英才汇聚于此。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的《赋得广学开书院》。全诗通过描绘书院的景象与学子的学习生活,表达了对教育的重视以及对人才的培养和传承的期待。

首句“至治昌明天,文章耀台上”描绘了至治时代,文章如同耀眼的光芒闪耀在朝廷之上,展现了当时的文化繁荣和文学成就。接着诗人用“学因施教广,院以育贤开”来强调书院作为传授知识和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其教育和培养的作用深远。

“采藻鸾旗振,谈经马帐推”则形象地描绘了学者们手持采藻、挥舞鸾旗,以及马帐中讨论经书的情景,体现了学者们的学术氛围和求知欲望。“衣冠登俎豆”一句,则是将学者比作俎豆,意指他们如同俎豆一般尊贵、受人尊敬。而“德行筮云雷”则进一步强调了学者的德行和影响力如同云雷一般震撼人心。

最后两句“讲席春风坐,黉宫夏屋陪”,描述了学者们在讲学之座享受着春风般的舒适,以及学校建筑如同夏日之屋为他们提供庇护和陪伴,体现了书院环境的美好和学者们的幸福感。

整首诗通过描绘书院的景象和学子的学习生活,表达了对教育的重视以及对人才的培养和传承的期待。同时,也反映了唐代文化繁荣和社会进步的状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