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庶承文景,雄才奋武皇。
右文兴学校,威远服氐羌。
可惜居明盛,无能戒怠荒。
仙踪虚海上,战骨暴沙场。
佞喜江充用,忠难汲黯匡。
穷奢财用匮,虽悔亦何偿。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诗,表达了诗人对汉武帝统治时期的历史回顾和评价。以下是对每句诗句的分析:

  1. 富庶承文景,雄才奋武皇。
  • 注释:文景指的是西汉的文帝(刘恒)和景帝(刘启),两人以节俭著称,开创了文景之治的盛世;武皇则是指汉武帝,他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曾发动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1. 右文兴学校,威远服氐羌。
  • 注释:右文兴学校指汉武帝重视文化教育,发展学术,使得儒家思想成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威远服氐羌则是指汉武帝对外扩张,征服了西域的匈奴、南越的百越等民族。
  1. 可惜居明盛,无能戒怠荒。
  • 注释:可惜是指汉武帝晚年失去了前朝的贤明治理,导致国力衰退,国家陷入混乱;无能是指他在位期间缺乏有效的政治智慧,未能及时制止奢侈浪费的行为。
  1. 仙踪虚海上,战骨暴沙场。
  • 注释:仙踪指的是仙境般的传说或遗迹,这里可能指的是汉武帝在西域的征战;战骨暴沙场则是指战争结束后,战场上遗留下来的尸骨遍布。
  1. 佞喜江充用,忠难汲黯匡。
  • 注释:佞喜江充是用奸佞之人江充陷害忠良;忠难汲黯匡则是说忠臣难以匡扶国家,因为奸臣横行。
  1. 穷奢财用匮,虽悔亦何偿。
  • 注释:穷奢是指过度的奢侈浪费,财用匮则是指国家财政枯竭;虽悔亦何偿表示即使后悔也难以挽回失去的东西。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汉武帝时期的描述,反映了诗人对其统治时期的不同看法。他既肯定了汉武帝在文化、军事等方面的成就,又批评了他晚年的失误和政策上的短视。同时,诗人也指出了国家因过度奢侈而造成的财政危机,以及这种危机给国家带来的严重后果。整体上,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历史事件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现实状况的担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