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舫偏名舫,萧然树石佳。
何须添画壁,即此是书斋。
柳密风生座,荷新水浸阶。
湖山都入胜,鱼鸟共忘怀。
不觉开诗境,因之溯道涯。
栋梁予有待,舟楫汝惟谐。
岂羡双飞鹢,犹嫌两部蛙。
浮家千百辈,民瘼念江淮。
【注释】
- 画舫斋:指有画的船,即船舱。斋为书房。
- 非舫偏名舫:不是真正的船而是画舫。
- 萧然树石佳:树木、石头很美。
- 何须添画壁:无需再在墙壁上画图。
- 即此是书斋:就是这艘船就是我的书房。
- 柳密风生座:柳树茂密,微风吹动座席。
- 荷新水浸阶:荷叶刚长出来,水浸到台阶上。
- 湖山都入胜:山水景色都很美丽。
- 鱼鸟共忘怀:鱼儿鸟儿也忘记了自己的本来面目。
- 觉开诗境:仿佛开启了诗歌的境界。
- 因之溯道涯:因此沿着这条道路追溯。
- 栋梁予有待:栋梁之材有待于我。
- 舟楫汝惟谐:船只和桨橹只有和谐配合才能前进。
- 岂羡双飞鹢:岂能羡慕两只飞鸟。
- 犹嫌两部蛙:甚至讨厌两只青蛙。
- 浮家千百辈:历代无数人漂浮于水上。
- 民瘼念江淮:百姓的疾苦念及江淮地区。
【赏析】
《画舫斋》是一首题咏船斋的七绝,作者借船斋来表达其高洁的情怀。诗人把斋室命名为“画舫斋”,是因为斋中无一物,但有四景:树石、水风、柳荷、湖山;又因为斋中没有图画,却能让人进入一种如诗如画的境界。
第一句“非舫偏名舫”,点明斋室虽名画舫,实际上并不是船而是斋舍。第二句“萧然树石佳”则进一步描绘了船斋的优美环境。第三句“何须添画壁”则是说不必在墙壁上挂画以作装饰,因为已有美景。第四句“即此是书斋”表明斋室既是船也是书房,体现了作者高远的志趣。第五句“柳密风生座,荷新水浸阶”描写了船斋四周的景色。第六句“湖山都入胜”则概括地说,山水之美已全部融入其中,表达了作者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心境。第七、八句“鱼鸟共忘怀”则表现了船斋的宁静与幽雅,使人忘却尘世烦忧,仿佛置身于诗的境界之中。
最后两句“不觉开诗境,因之溯道涯”是全诗的小结。作者通过写船斋的景物,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和向往,同时寄托了自己高洁的人格和淡泊的心境。而这种追求和向往并非出于功利目的,而是源于内心对自然的热爱和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