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螺山洞问三元,石磴逶迤直到门。
小阁帘开通碧汉,长江帆过落金尊。
悬崖有力凭云构,揽胜无心骇浪翻。
我是蓬莱遗佚客,不妨驻此悟真源。
翠螺山的山洞中有三元洞,石磴蜿蜒曲折直到洞口。
小阁高悬珠帘,通达碧空,长江上的帆影掠过,落在了金尊之上。
峻峭的悬崖上,有力的凭栏远望云天,揽胜时无心惊动江中的浪花。
我是从蓬莱遗佚而来的游客,不妨留在这里领悟那真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在游访翠螺山时所做。诗中描绘了翠螺山的景色和李白游览时的心境。
首先看第一句“翠螺山洞问三元”,翠螺山的洞口被形容为像一只翠绿的螺蛳,这里用“翠螺”来形容山的形状,形象生动。而“三元”则指的是道教中的三天帝君,这里可能是在暗示山上有道教的修行之地。
接着看第二句“石磴逶迤直到门”,石阶沿着山势蜿蜒而下,一直延伸到山门。这句描述了山路的走势,给人一种山势陡峭,道路曲折的感觉。
然后看第三句“小阁帘开通碧汉”,小阁楼上有一扇通向碧空的窗户,这里把天空比作碧汉,形象地描绘了天空的颜色。这句描绘了阁楼的位置和环境,给人一种开阔明亮的感觉。
再来看第四句“长江帆过落金尊”,长江上帆船经过,江面上的波光闪烁,如同金色的酒杯。这里以“落金尊”来形容江面的波光,形象生动。这句描绘了江景的美丽,给人一种壮丽的感觉。
最后看第五、六句“悬崖有力凭云构,揽胜无心骇浪翻”,悬崖上建有坚固的楼阁,凭栏远望云天。这里用“惊浪翻”来形容江水澎湃,形象生动。这句描绘了登山时的情景,给人一种惊险刺激的感觉。
最后看第七、八句“我是蓬莱遗佚客,不妨驻此悟真源”。我是一位来自蓬莱的遗佚之人,不妨留在这里领悟那真源。这里用“蓬莱”来指代仙境,表达了诗人对神仙境界的向往。这句表达了诗人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他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翠螺山景色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仙境的向往。同时,诗中还融入了一定的哲理意味,让人不禁产生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