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朝命庖厨,割鸡与炊稻。
菜汋腌菘芹,果陈乾梨枣。
烹饪虽未精,适口即为宝。
外乡饫肥甘,岂如乡味好。
健胃复和脾,毋使颜色槁。
忆昔汝未归,触目总烦恼。
烦恼日益加,鬓发日益老。
汝久客异乡,身体须善保。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草堂时写的,诗中表达了他对自己家乡的眷恋之情以及思念亲人的心情。全诗以“即事”为题,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来抒发自己的感慨和情感。
首句“来朝命庖厨,割鸡与炊稻”,描述了自己早上起床后准备早餐的情景。诗人一大早就起床了,然后开始准备早餐,先是宰杀公鸡,然后开始做饭。这里的“庖厨”指的是厨房,“割鸡”则是指宰杀公鸡,“炊稻”则是煮大米。这四句描述了杜甫日常生活的一个片段,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家庭的关心。
第二句“菜汋腌菘芹,果陈乾梨枣”,进一步描绘了他餐桌上的食物。这里的“菜汋腌菘芹”指的是腌制的蔬菜,如白菜、芹菜等,而“果陈乾梨枣”则是指水果,如干果梨和枣。这些食物都是杜甫平时喜欢做的家常菜和水果,从中也可以看出他的饮食偏好。
第三句“烹饪虽未精,适口即为宝”,表达了他对烹饪的态度。他认为即使烹饪技术不是很精湛,但是只要适合口味,就是最好的美食。这里体现了杜甫对食物的挑剔和品味,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食的追求。
第四句“外乡饫肥甘,岂如乡味好”,表达了杜甫对于家乡美食的怀念之情。他认为在外乡享受不了那么好的美食,相比之下还是家乡的味道好。这也表达了他对家乡的眷恋和思念。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描写自己的身体状况和生活状态,表达了自己对家人的担忧和牵挂。第五句“健胃复和脾,毋使颜色槁”,表达了杜甫对自己的关注。他认为要保护好自己的胃和脾,不要让它们受到损害,这样才能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
第六句“忆昔汝未归,触目总烦恼”,回忆了过去没有回家的日子,那时总是感到烦恼和不快乐。这也表达了杜甫对于家庭团聚的渴望。
最后一句“烦恼日益加,鬓发日益老”,表达了杜甫对于时间的感慨。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烦恼和忧虑也在增加,这使得他的鬓角逐渐变白。这也表达了杜甫对于生活变迁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表达了杜甫对家乡的眷恋和思念,以及对家人的关爱和牵挂。同时,也反映了杜甫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