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抟万里风,乃贻鸴鸠笑。
士拓万古胸,乃致庸俗诮。
曲高和者稀,谁解宫商妙。
守志须益坚,切莫投时好。
人言何足凭,登高发远啸。

【赏析】

《登庐山》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诗作。此诗以议论起句,点明“读书人”在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命运,接着写庐山景色,最后抒发感慨之情。全诗语言平易自然,情韵悠远,富有哲理。

首联:“四围峰峦秀峓崺翠屏长中有读书人结庐山之阳笺注搜毛郑典谟溯虞唐敢道知希贵惟恐学业荒相彼幽谷兰无言只自芳”。

注释:周围山峰秀丽高峻,绿树成荫,山中有一读书人家,在庐山南边,他查阅古代典籍、典故,研究儒家经典《毛诗》《尚书》《诗经》,追溯到尧舜时代,他敢于说出自己的见解,认为学问很宝贵,唯恐耽误了学业,而跑到深山幽谷中去采兰花,默默地欣赏。

颔联:“鹏抟万里风,乃贻鸴鸠笑。士拓万古胸,乃致庸俗诮。”

注释:《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鸴鸠嘲笑大鹏鸟说:“你飞得再高,又有什么用?”“士拓万古胸”,意谓士人开拓心胸。

颈联:“曲高和者稀,谁解宫商妙。”

注释:乐曲高深,能够领会的人就很少,又有谁能了解它美妙的音律?

尾联:“守志须益坚,切莫投时好。人言何足凭,登高发远啸。”

注释:立志要更加坚定,切莫追求世俗的好名。人们说的话又有什么可靠的呢?只有登上高处,才能放声长啸。

赏析:

苏轼一生屡遭贬谪,但他的胸怀坦荡磊落,不随俗流俗。他一生酷爱自然,热爱山水,热爱大自然,他喜欢与朋友一起登高望远,抒发情感。本诗就是他在庐山登山时写下的一首咏物抒怀之作,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感悟。

首联“四围峰峦秀峓崺翠屏长中有读书人结庐山之阳笺注搜毛郑典谟溯虞唐敢道知希贵惟恐学业荒相彼幽谷兰无言只自芳”,诗人首先描绘了庐山的秀丽风光和读书人的苦读景象。诗人以庐山为背景,通过描写庐山的峰峦秀丽,以及读书人在山中苦读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读书人的赞美和同情。

颔联“鹏抟万里风,乃贻鸴鸠笑。士拓万古胸,乃致庸俗诮”,诗人进一步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他认为读书人应该开阔自己的心胸,不要被世俗的眼光所束缚。他鼓励读书人要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不要被庸俗的眼光所限制。

颈联“曲高和者稀,谁解宫商妙”,诗人进一步强调了读书人的重要性和价值。他认为只有那些有才华的读书人才能理解他的思想。他鼓励读书人要有自信和勇气,不要害怕别人的批评和指责。

尾联“守志须益坚,切莫投时好。人言何足凭,登高发远啸”,诗人总结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他认为一个人应该有坚定的信念和毅力,不要轻易地改变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他鼓励读书人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和能力,不要被别人的言论所左右。

这首诗是苏轼在庐山登山时所写,通过对庐山的描绘和对读书人的评价,表达了他对人生的看法和态度。他希望读书人能够坚守信念,不要被世俗的眼光所束缚,要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他鼓励读书人要有自信和勇气,不要害怕别人的批评和指责。他希望读书人能够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和能力,不要被别人的言论所左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