缕缕炊烟起陌头,随风缥缈上城楼。
飞鸿渡岭云低就,触浪淘沙水急流。
日映荒台千壑冷,霜催古木万峰秋。
前生欠得长途债,又自驱车下复州。
【译文】
炊烟袅袅,从村头升起。
飞鸿掠过岭巅,云低就,水急流。
山峦如千壑荒凉,林木似万峰萧瑟,
欠得长途债,又自驱车下行复州。
【赏析】
首句写炊烟起于陌头,点出时令是春天,这是一幅充满生机的田园图。炊烟袅袅而起,随风飘散,这景象显得多么宁静而优美。“缕缕”二字用得传神。第二句“随风缥缈上城楼”,“缥缈”指烟雾缭绕、浮动不定的样子。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城楼上的人影在烟雾中若隐若现,给人一种朦胧的美。第三句“飞鸿渡岭云低就”,描绘的是一幅壮阔的山水画卷。飞鸿是大雁,是候鸟,每年春秋迁徙。诗人以飞鸿为引子,将视线投向远处的山脉,描绘出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第四句“触浪淘沙水急流”,诗人以“水急流”形容江水汹涌澎湃。这里的水流湍急,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感。最后一句“日映荒台千壑冷”“霜催古木万峰秋”描绘出了一幅荒凉而美丽的画面。这里没有春夏秋冬四季的更迭,只有一片寒冷的冬天的景象。诗人以寒气袭人来形容这个季节的感觉,使人感到一种凄凉的美。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荒凉之美,给人以深深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