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逢何必问根苗,搏土为薪记两辽。
地下神奇钟石炭,人间货利设煤窑。
开山作穴如穿井,引火成炊不采樵。
水上轻舟代陆马,扬帆日望海门潮。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所作的《复州十咏》,共有十个部分,分别描绘了复州(今辽宁省西部)的地理风貌和人文景观。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相逢何必问根苗:在诗的开始,作者提出了一个观点,即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一定需要追溯彼此的出身和背景。这句话表达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的精神境界,主张人们应该更注重心灵的相通和情感的交流。
  2. 搏土为薪记两辽:这句诗中的“搏土为薪”意味着用泥土作为燃料来烹饪食物,而“记两辽”则可能指的是记录或纪念辽地(古代对东北地区的称呼)的历史。这里的“两辽”可能是对复州的地理描述,也可能是指历史上的两个辽朝时期。
  3. 地下神奇钟石炭:这里的“地下神奇”形容复州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尤其是煤炭;“钟石炭”则是指这些煤炭如同钟摆般均匀分布,质地上乘。这一句展现了复州自然资源的丰富和珍贵。
  4. 人间货利设煤窑:在这句中,“人间货利”指人类社会的经济利益,“设煤窑”则是指在复州地区建立煤炭开采设施。这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煤炭资源的利用,以及煤炭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
  5. 开山作穴如穿井:这句诗通过比喻表达了开凿山洞如同打井一样的过程。在这里,作者可能在强调开山辟土的艰辛和必要性,或者比喻开采煤炭的工艺和技术。
  6. 引火成炊不采樵:在这句中,“引火成炊”指的是利用煤炭来生火做饭,而“不采樵”则表明不再依赖砍伐树木获取柴火。这表明了煤炭在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中的重要角色。
  7. 水上轻舟代陆马:这句诗以水上交通工具的轻盈和快捷来比喻煤炭对于交通的影响。煤炭不仅用于取暖和生活,也成为了交通运输的动力源。
  8. 扬帆日望海门潮:最后一句中的“扬帆”指的是船只出海航行,而“海门潮”则可能指的是靠近海边的地方出现的潮汐现象。这里表达了对海上旅行和探险的向往,以及对海洋生活的想象。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复州自然景观和社会经济活动的描述,展现了唐代人民的生活面貌和时代特色。诗人张籍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思考,为我们展示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其中,对于煤炭资源的赞美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能源的重视,而对交通工具的描述则体现了科技进步对生活方式的影响。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却充满了诗意和哲理,是一首富有教育意义和历史价值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