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日正三竿,已到太平岭。
霜严启朝晴,随意观山景。
草屋锁炊烟,黄叶淡村影。
沽酒店挂帘,充饥客谈饼。
更喜贤主人,饮食随所请。
言及本州官,立法独尚猛。
此属救时才,差能安四境。
努力且加餐,再试骥足骋。

【注释】

暮秋:秋天。长甸铺:地名,位于今云南昆明市东约20公里处。

红日正三竿:太阳正高照,到了中午。

太平岭:山名。

霜严启朝晴:霜降之后天气晴朗。霜严,指霜降后寒气逼人;启朝霁,指天晴。

随意观山景:随意地观赏着山上的景色。

草屋锁炊烟:草屋冒着炊烟,表明是农家。

黄叶淡村影:村边树影在秋色中显得有些模糊。

沽酒店:酒店。挂帘:挂起帷幔,表示生意兴隆。

充饥客:为客人提供饮食服务的店子。谈饼:卖饼的店铺。

更喜贤主人:更喜欢这位好客的主人。

饮食随所请:饮食任凭客人选择。

言及本州官:谈论到本州的长官。言及,提及;本州,指金州;官,指官吏。

立法独尚猛:制定法令特别重视严厉。

此属救时才:这是一位能够拯救时局的英才。

差能:差不多能够。安四境:安定四方。

努力且加餐:努力努力吧,并且好好吃饭。

再试骥足骋:再次施展自己的才能,像骏马一样奔驰。

【赏析】

这首诗作于诗人流寓金州(治所在长甸铺)期间的暮秋时节,写诗人在秋日里游览太平岭和长甸铺时所见所闻所感。诗分两段,前四句为一段,主要描写诗人登临太平岭的所见,描绘出一幅秋日登山远眺的画面;后四句为另一段,主要是作者游览长甸铺时的感受和议论。

全诗共六句二十个字。第一句以“红日正三竿”开篇,点明时间,说明诗人是在秋天的一个中午登上太平岭的。接下来四句写诗人登临太平岭的所见,首句写太阳当空,第二句写霜降而天晴,第三句写随意观赏着山中的景致,第四句写山中农舍炊烟袅袅,村边树叶在秋色中显得有些模糊。这几句写得很细腻很传神,使人如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诗人登山时的所见所感,也写出了太平岭上的宁静和平。

中间四句写诗人在长甸铺的感受,先写草屋冒着炊烟,说明这里是个村落,炊烟袅袅,说明有人家居住;接着写村边树影在秋色中显得有些模糊,表明是傍晚时分,天色已晚,光线昏暗;再写沽酒店挂起帷幔,生意兴隆;最后写卖饼的店铺,为客人提供饮食服务。这几句写得很有情味,让人感到这里的人们热情好客,也很富庶。

最后两句写诗人感慨万分,说这样的好客主人真是难得!并称赞他是一位善于施政的好官,能够安定四方;最后勉励自己要珍惜时光,努力工作,争取早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施展自己的才能,像一匹骏马一样驰骋疆场。

这首诗通过登高远望,游览名胜古迹,抒发了自己的豪情壮志和建功立业的愿望。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清新隽永,感情奔放激昂,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