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到红觜城,税驾天尚早。
登彼烽台高,远望秋光好。
海水涌清波,舟帆悬素缟。
曲折顺风行,宛转绕群岛。
韨井在城东,阛阓储货宝。
地名貔子窝,古迹莫寻讨。
且自畅幽情,得句入腹稿。
就下水东流,谁挽狂澜倒。

译文:

秋天的傍晚,我从金州长甸铺启程。

到达红觜城之后,我选择在天还很早时就停下来休息。

登上烽台高处,远眺秋色,景色非常美丽。

海水涌动着清澈的波浪,船帆上挂着白色的布帆。

顺风前行,曲折蜿蜒地绕过群岛,

井泉位于城中东面,市场储存着丰富的货物和财富。

地名是貔子窝,古迹已难以寻觅。

暂且放纵自己沉浸在美好的自然景色中,

得到灵感后便将诗句融入心中。

就沿着江河向东流去,谁又能阻止狂澜倒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暮秋时分从金州长甸铺出发,经过红觜城抵达目的地的经历。在这段旅程中,诗人不仅感受到了自然的壮丽美景,也体验到了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1. 起首两句:“暮秋由一面山之金州长甸铺作”
  • “暮秋”:暗示时间已经接近深秋,季节特征明显。
  • “由一面山之金州长甸铺”:表明起点是在金州的长甸铺,这是一座具有地理位置标识的地名,可能指代一条山路或河流。
  1. 第三句:“既到红觜城,税驾天尚早”
  • “既到”:表明已经到达某处。
  • “红觜城”:可能是一个具体的地理位置,也可能是一个象征性的地方,代表一种结束或新的开始。
  • “税驾”:意味着停下脚步,休憩。
  • “天尚早”:说明时间还很早,天气尚未完全变冷,适合休息。
  1. 第四句:“登彼烽台高,远望秋光好”
  • “烽台”:古代烽火台,此处可能是一个观察点。
  • “登彼烽台高”:表明登上烽火台高处,视野开阔。
  • “远望秋光好”:表达了对秋季景色的欣赏和感慨。
  1. 第五句:“海水涌清波,舟帆悬素缟”
  • “海水涌清波”:描绘海景,海水清澈波涛汹涌。
  • “舟帆悬素缟”:形容帆的颜色像白色一样纯净。
  1. 第六至八句:“曲折顺风行,宛转绕群岛”
  • “曲折顺风行”:描述船只在顺风的状态下行驶,曲折而顺畅。
  • “宛转绕群岛”:形容船只绕着群岛航行的样子。
  1. 第九、十句:“韨井在城东,阛阓储货宝”
  • “韨井”:可能是某个特定地点的名称。
  • “城东”:指明方位,靠近城市东边。
  • “阛阓储货宝”:描述市场上商品丰富,如同宝物一般。
  1. 第十一、十二句:“地名貔子窝,古迹莫寻讨”
  • “地名貔子窝”:提到一个地名,貔子窝,但具体内容不详。
  • “古迹莫寻讨”:表示这个地方没有值得寻找的历史遗迹。
  1. 尾句:“且自畅幽情,得句入腹稿”
  • “且自畅幽情”:表达暂时放松心情,享受当下。
  • “得句入腹稿”:表示诗句已经构思成熟,即将付诸文字。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风光和日常生活场景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以及他对生活的态度和情感。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描写,使整首诗充满了生活气息和自然之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