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云本无阴,日昏气随变。
桂蠹非一朝,桃虫生隐患。
但见一叶秋,已知三阴晏。
如何守蚩蚩,倚伏失前算。
天运忽已移,山花亦雕换。
祸枢岂无因,徒令识者叹。

【注】《感遇》是李白的组诗作品,共十八首,这是其中的一首。

流云本无阴,日昏气随变。

桂蠹非一朝,桃虫生隐患。

但见一叶秋,已知三阴晏。

如何守蚩蚩,倚伏失前算。

天运忽已移,山花亦雕换。

祸枢岂无因,徒令识者叹。

赏析:

此诗是诗人感慨时政之作,借自然现象比喻政治黑暗,抒发对时事的忧虑之情。

第一句“流云本无阴”是说天空中的流云本来没有阴暗之气。第二句“日昏气随变”则是指太阳昏暗,天气变化莫测。这两句通过流云和太阳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政治局势变幻无常,无法预测和把握的无奈心情。

接着第三句“桂蠹非一朝”,指的是桂花树被蠹虫损害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第四句“桃虫生隐患”则是说桃子树上的虫害也是由来已久。这两句话通过描述树木被害的情况,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政治黑暗、社会不公的担忧。

最后两句“但见一叶秋,已知三阴晏”,意思是虽然看到秋天到了,但是仍然感到阴霾未散。第五句“如何守蚩蚩,倚伏失前算”,意思是我们该如何保持清醒的头脑,避免被政治形势所左右呢?这里的“蚩蚩”一词,有愚钝的意思。第六句“天运忽已移,山花亦雕换”则是说天运(指政治形势)突然改变,山上的花朵也被摧残得不成样子。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诗歌的主题——政治的动荡不安,以及由此带来的灾难。

最后两句“祸枢岂无因,徒令识者叹”,意思是祸端的根本原因难道没有吗?只是让那些有识之士感到惋惜罢了。这里的“祸枢”一词,指的是引发祸端的关键因素。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绘和对时事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政治黑暗、社会动荡的担忧,同时也展现了他的才情和胸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