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貙不相啖,枭獍不自戕。人则甚于斯,生理安得长。
儒教发大冢,《阴符》蓄不祥。古圣贪所务,遂开后世殃。
伤物无独利,愚者乃争强。干戈终未已,劝君且后亡。
【解析】
此诗前四句写熊貙、枭獍等恶禽猛兽不自相残杀,人却要残害它们,这反映了诗人对暴虐无道之人的强烈谴责;五至八句则讽刺那些贪恋权势的儒者,他们打着仁义的旗号,招揽门徒,结党营私,干起篡夺国家政权勾当。九至十二句写《阴符》之书,其内容是“言阴阳之情状”,而作者却将此书视为不祥之兆,认为它会导致后世遭殃。十三至十六句写伤物无利,愚者乃争强,干戈未息,劝君且后亡,表达了诗人对动乱时世和黑暗现实的忧思。
【答案】
(一)
感遇
熊貙不相啖,枭獍不自戕①。
人则甚于斯②,生理安得长③。
(二)
儒教发大冢④,《阴符》蓄不祥⑤。
古圣贪所务⑥,遂开后世殃⑦。
(三)
伤物无独利⑧,愚者乃争强⑨。
干戈终未已⑩,劝君且后亡⑪。
注释:
①熊貙:一种猛禽。啖:同“啖食”。 ②斯:这样。
③生理:生命。
④儒教:孔子学说。发大冢:指儒家学者以大道理治国,为害百姓。 ⑤阴符:《六韬》中的一本兵书。 ⑥古圣:古代圣人。贪所务:贪图功名利禄。 ⑦遂:就。 ⑧无独利:没有单独利益。
⑨愚者:无知的人。
⑩干戈:武器。终未已:始终不停息。 ⑪劝君:劝告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