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山草与荠山齐,澉浦潮来乍浦西。
白沃庙南看白马,巫言风雨夜长嘶。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析:
- 蒲山草与荠山齐,澉浦潮来乍浦西。
- 蒲山草和荠山一样高,澉浦的潮水涌向了乍浦的西边。
- “蒲山草”可能指的是蒲山周围的草类植物,而“荠山”则是另一座山。两者高度相近,形成了一种自然景观的对比。
- 白沃庙南看白马,巫言风雨夜长嘶。
- 在白沃庙的南面观看白马,巫女预言将有风雨交加,夜晚会变得很长。
- “白沃庙”可能是一个地名或者是指代某座神庙。“白马”可能指的是一匹白色的马,也可能是指白马寺(位于河南洛阳)。“巫言”指的是巫女的话,“风雨夜长嘶”则描述了风雨交加之夜,马匹发出哀鸣的景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动的场景。首句通过比较蒲山和荠山的高度,展现了自然的雄伟和壮丽。次句则通过描述澉浦潮水涌向乍浦的西面,传达了大自然的力量和变化无常。第三句中的白沃庙南白马,可能象征着某种神秘或神圣的存在,而巫女的预言则为这幕场景增添了一丝神秘的氛围。最后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风雨交加之夜的感受,既是一种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也是对人生无常的一种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活动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