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若不早,胡为尚滞淫。
乍醒残夜梦,犹役隔年心。
境习忘殊俗,栖卑想故林。
一灯相对坐,聊复白头吟。
【注释】
归去若不早:如果不早早地回家。归去,归家。胡为,为什么。滞淫,滞留。乍醒:忽然醒来。残夜梦,犹役隔年心:犹是做着隔年的梦。役,拘束,牵绊。故林,故居,故乡的树林。
【赏析】
《除夕》,是唐代诗人崔涂的作品。这首诗写的是除夕之夜的所感。全诗写除夕之夕,独坐灯前,追思往事,抒发羁旅之情、乡愁之苦。
首句“归去若不早”,直截了当地点明主题。“归去”一词,表明作者要结束这漂泊异乡的生活,回到故乡去。“若不早”,说明自己不能及时回去,而不得不滞留他乡,所以有这种念头。“胡为”,就是“为什么”。作者在诗中用“胡为”二字来发问,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和愤懑,同时也表现了他内心的焦虑不安。
次句“胡为尚滞淫”,意思是说,为什么滞留他乡?“滞淫”,滞留、徘徊的意思。作者在这里进一步发问,表示了自己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迫切希望早日回到故乡去的心情。
第三句“乍醒残夜梦”,意思是说,突然从梦中醒来,梦见过去的岁月已经过去了。“乍醒”即突然醒来。“残夜梦”,指过去已逝的岁月。这里,作者用“乍醒”和“残夜梦”两个词,写出了时间的飞逝,也表现出了作者内心的悲凉之感。
第四句“犹役隔年心”,意思是说,虽然自己已经离开了故乡多年,但是心中还牵挂着故乡的一切。“犹役”,仍然被束缚。“隔年心”,指远离故乡后,一直被羁留于异地的思念之心。
第五句“境习忘殊俗”,意思是说,自己虽然身处异地,但已经习惯并忘却了家乡的风俗人情。“境习”,即因环境而养成的习惯。“殊俗”,不同的风俗民情。
第六句“栖卑想故林”,意思是说,自己虽然身居简陋的地方,但常常想念着故乡那片树林。“栖卑”,居住简陋之处。“故林”,“故居”,指故乡的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