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体吹香玉色如,絺衣麝处月弦初。
多情小草能忘否,为课园丁一荷锄。
【注释】
竟体:《诗经·卫风》篇名。吹香玉色,形容香气袭人;絺衣(cīyī垂丝织品),用香料熏过的轻绢衣服。月弦:《古诗十九首》有“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此句指月亮初上时发出幽光。小草:这里指芳草。课园丁:指种菜的人,即园丁。荷锄:指拿着农具在田里劳动。
【赏析】
本诗是一首描写田园风光的诗歌。
首句“竟体吹香玉色如”,写的是月上东山之后,山上的景色变得分外秀丽,令人心旷神怡。次句“絺(chī)衣麝(mò)处月弦初”,意思是说那被薰香的衣服散发出的香气,与月光一起洒满大地。“絺衣”指的是一种细薄的丝织品,这里用来代表女子的衣服或某种轻柔、飘逸的意象。而“麝处”则是指麝香的香味,这又为整幅画面增添了一抹神秘而幽雅的气息。
第三句“多情小草能忘否”,则是在描绘一种自然景象,即在月光下,那些小草仿佛也忘记了一切烦忧和烦恼,静静地享受着月光的照耀,展现出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
最后一句“为课园丁一荷锄”,则是对前面描述的自然景观进行了一种升华,通过将“园丁”比作勤劳耕作的农民,强调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密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关系。同时,“一荷锄”也暗示了诗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还不忘关注着农田里的劳作情况,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责任感。
全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田园生活的深情讴歌,展现了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田园画卷,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美好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