郢中健儿猛于虎,樊城箭镞纷如雨。
曹刘争战苦不休,云此荆襄之门户。
桓桓中兴李与岳,议守议复了数著。
吕家小儿乳未干,坐受欺绐失金钥。
书生莫漫嗤鹅湖,完局终归孟大夫。
谁云在德不在险,建瓴之下何时无。
盘盘磴道马蹄穴,旧垒萧条石凹凸。
炮车矢砮冲突余,过客盐车困九折。
亦知虎牙何敢然,耽耽余怒谁能前。
鸺鹠助威啼空山,转愁蜀道凋朱颜。
我来四顾双泪溢,下马踟蹰缠两膝。
如此关山不可行,殷勤说与承平日。

【诗句】:

  1. 郢中健儿猛如虎,樊城箭矢纷如雨。
  • “郢中健儿”指的是古代楚国的勇士们,他们的勇猛如同猛虎一般;“樊城箭矢纷如雨”形容战斗激烈,箭矢如雨般密集地射来。
  1. 曹刘争战苦不休,云此荆襄之门户。
  • “曹刘”是指曹操和刘备,他们是三国时期的著名将领;“荆襄之门户”指代荆州和襄阳是连接南北的重要关口。
  1. 桓桓中兴李与岳,议守议复了数著。
  • “桓桓中兴李与岳”中的李与岳可能是李牧和岳飞,他们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军事成就;“议守议复了数著”表示他们在守卫和收复失地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1. 吕家小儿乳未干,坐受欺绐失金钥。
  • “吕家小儿”可能是指吕蒙,他在年轻时就表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坐受欺绐失金钥”意味着他因年少轻信而被欺骗,失去了宝贵的机会。
  1. 书生莫漫嗤鹅湖,完局终归孟大夫。
  • “书生莫漫嗤鹅湖”中的“书生”可能是指那些不务实际的人;“完局终归孟大夫”意味着最终的结局还是要靠有远见卓识的人来决定。
  1. 谁云在德不在险,建瓴之下何时无。
  • “谁云在德不在险”中的“谁云”可能是疑问词,这里的“在德不在险”强调了品德比地理位置更重要;“建瓴之下何时无”意指在强大的势力面前,任何小的障碍都无法抵挡。
  1. 盘盘磴道马蹄穴,旧垒萧条石凹凸。
  • “盘盘磴道马蹄穴”描绘了山路崎岖、道路狭窄的景象;“旧垒萧条石凹凸”则形容这些古老的城墙和堡垒已经破败不堪。
  1. 炮车矢砮冲突余,过客盐车困九折。
  • “炮车矢砮”可能是指战争时期使用的武器和物资;“过客盐车困九折”描述了长途跋涉中遇到的困难和阻碍。
  1. 亦知虎牙何敢然,耽耽余怒谁能前。
  • “亦知虎牙何敢然”中的“虎牙”可能是比喻强大的敌人或威胁;“耽耽余怒谁能前”表达了对这种威胁的恐惧和担忧。
  1. 鸺鹠助威啼空山,转愁蜀道凋朱颜。
  • “鸺鹠”是一种鸟类,它在这里可能是被用作象征性的角色;“转愁蜀道凋朱颜”表达了对蜀道艰难险阻的担忧,以及对旅途中容颜变化的忧虑。
  1. 我来四顾双泪溢,下马踟蹰缠两膝。
  • “我来四顾双泪溢”描述了诗人在看到这片荒凉景象时的内心感受;“下马踟蹰缠两膝”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不舍之情。
  1. 如此关山不可行,殷勤说与承平日。
  • “如此关山不可行”暗示着这片土地已经不再适合人类居住;“殷勤说与承平日”则是诗人向人们传达他的警告和希望。

【译文】:
郢中勇敢的士兵如猛虎,樊城的弓箭如雨点般密集。
曹营刘备争斗不止,这成了荆襄地区的屏障。
英勇的李牧和岳飞,他们守卫和收复都立了功。
吕蒙虽然年轻,但他也曾有过辉煌。
书生们不要嘲笑鹅湖之战,结局总是由有远见的人决定。
谁说德行重要于地势?只要地势有利,就能取得胜利。
山路崎岖,马蹄深陷,古垒破败,石头凹凸不平。
火炮车矢仍在冲突,过客盐车被困在弯道上。
敌人强大不敢轻视,剩余的愤怒谁能超越。
鸺鹠在空山上助威,让蜀道的面容更加憔悴。
我四处张望心已碎,下马沉思两腿缠绕。
这片关山不能行走,请把这段历史告诉给和平的日子。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一幅壮美的山河画面。作者通过对战争的描述、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人物心理的刻画,展现了战争带来的破坏和痛苦,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历史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