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授受家法古,坐使籯金贱于土。
后来朴学盛接武,门阀城南天尺五。
皤然一老湖湘南,压肩藤笈身蕉衫。
拄杖直度关门杉,又来鳀国便风帆。
示我一卷行看子,卷中之人宛然似。
梧阴覆地荷贴水,偶郤绳床横石几。
玉雪无匹曰衮师,为剖经义袪经疑。
只此亦足忘其衰,投脚万里将何为。
有唐一代重世族,裴杜崔卢递烜煜。
不见欧九操简牍,宰相韦家数更仆。
及身瓠落惟嗟吁,故家池馆何有无。
传经心事亦已孤,雪泥鸿爪留斯图。
我题此图不容赞,菀枯俯仰增长叹。
慰藉无端同一粲,当窗亭午赪桐烂。

题韦载玉授经图

一经(一种学问或技能)授受(传授)家法古,坐使(使得)籯金(珍贵的金子)贱于土。
后来(后来)朴学(朴实无华的学问)盛接(兴起)武,门阀(门第)城南天尺五(有五丈高)。
皤然(形容年老而发白)一老湖湘南(在湖南),压肩藤笈(背着书箱)身蕉衫(穿着绿色衣裤)。
拄杖直度关门杉(走过关门杉),又来鳀国便风帆(再次来到越南)。
示我一卷行看子(给我一卷让我读吧),卷中之人宛然(好像)似(相似)。
梧阴覆地荷贴水(荷叶覆盖着地面,荷花贴着水面),偶郤绳床横石几(偶然放下一根绳子,横放在石头上)。
玉雪无匹曰衮师(像玉一样纯洁没有瑕疵的是衮师先生),为剖经义袪经疑(为了解释经义解除经义上的疑惑)。
只此亦足忘其衰(这就足够了,忘记了衰败),投脚万里将何为(走遍千里将做什么)。
有唐一代重世族,裴杜崔卢递烜煜(唐代时期重视世家大族,裴杜崔卢接连显赫一时)。
不见欧九操简牍(没有见到韩愈持简书写),宰相韦家数更仆(宰相韦氏家中更换过许多仆人)。
及身瓠落惟嗟吁(到自己时只有叹息),故家池馆何有无(旧日的池塘和馆舍现在还有吗)。
传经心事亦已孤(传递经学的心愿已经无人理解了),雪泥鸿爪留斯图(留下的痕迹如鸿雁的足迹)。
我题此图不容赞(我不赞同你题诗),菀枯俯仰增长叹(生死荣辱变化让人感慨万千)。
慰藉无端同一粲(安慰自己说一切都是空的),当窗亭午赪桐烂(阳光下红彤彤的梧桐花烂漫盛开)。

注释:

  1. 一经:指古代的一种学问或技能。
  2. 授受:传授。
  3. 籯金:珍贵金属,这里指财富,比喻地位尊贵。
  4. 朴学:质朴的学问。
  5. 城南天尺五:描述地方势力的强大。
  6. 皤然:年老的样子。
  7. 梧阴:梧桐树荫。
  8. 荷贴水:荷叶紧贴水面。
  9. 便风帆:顺风的帆船。
  10. 示我:给我。
  11. 一行:指一卷书籍。
  12. 桂月:桂花,这里用来形容秋天的氛围。
  13. 玉雪无匹:形容人品高尚,如玉般洁净,无瑕疵。
  14. 衮师:古代学者的名字。
  15. 袪经疑:消除经书中的疑问。
  16. 投脚万里:行走万里。
  17. 世族:指世代显赫的大家族。
  18. 裴杜崔卢:唐朝四大家族之一。
  19. ode:诗歌的一种形式,这里指宋词。
  20. 葑苔:泛指杂草。
  21. 雪泥鸿爪:比喻留下痕迹。
  22. 题此图:在这里画的图上题字。
  23. 菀枯:草木茂盛与枯萎的对比。
  24. 俯仰:指时光流逝、世事变迁。
  25. 无端:无缘无故。
  26. 同一粲:同样的空虚。
  27. 当窗:正当窗户。
  28. 亭午:中午。
  29. 赪桐烂:形容花朵盛开。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通过赞美一幅名为《韦载玉授经图》的画作,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兴衰、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 开篇立意:“一经授受家法古”,强调了传统学问的重要性,以及它在历史上的地位。同时,“坐使籯金贱于土”反映了财富和地位的变迁,暗示了社会阶层的变化。
  • 历史回顾:“后来朴学盛接武,门阀城南天尺五。”这里提到了宋代朴学的发展和当时社会的门阀现象,反映了文人之间的竞争和社会地位的影响。
  • 个人感慨:“皤然一老湖湘南,压肩藤笈身蕉衫。”诗人自比为年迈的学者,虽然地位低下但坚持学术追求,体现了对知识与真理的执着。
  • 学术贡献:“拄杖直度关门杉,又来鳀国便风帆。”这里的“拄杖”象征着晚年的学者依然活跃在学术领域,不惧风雨,敢于探索未知。
  • 传承与反思:“示我一卷行看子,卷中之人宛然似。”诗人请求画家再现这位贤者的形象,以此作为学习和传承的机会。
  • 哲理启示:“玉雪无匹曰衮师,为剖经义袪经疑。”通过赞扬这位学者的智慧和才能,诗人传达了对经典研究的深入理解和批判精神。
  • 社会现实:“只此亦足忘其衰,投脚万里将何为。”诗人意识到尽管拥有知识与能力,但面对世事变迁仍感到渺小无助,提醒人们要珍惜当下。
  • 人生哲思:“有唐一代重世族,裴杜崔卢递烜煜。”反映了唐朝时期世家大族的繁荣与衰落,以及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 艺术欣赏:“不见欧九操简牍,宰相韦家数更仆。”提到韩愈等古文家的书法艺术,以及韦氏家族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力,展现了文化与权力的结合。
  • 个人情感:“及身瓠落惟嗟吁,故家池馆何有无。”诗人感叹自己一生坎坷,对于曾经辉煌的故居如今是否依旧感到惋惜。
  • 生命感悟:“传经心事亦已孤,雪泥鸿爪留斯图。”诗人意识到传播知识的重要性虽高,但最终可能无人理解,如同鸿雁留下的脚印无法改变雪地的面貌。
  • 自我慰藉:“我题此图不容赞,菀枯俯仰增长叹。”诗人以自嘲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无奈与悲观,同时也寄寓了对生命的感慨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 审美情趣:“慰藉无端同一粲,当窗亭午赪桐烂。”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反映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