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书宗虞永兴,亦复钩勒赵吴兴。吴兴手迹逞姿媚,细筋安得如秋鹰。
或言上石尤不可,椎拓往往刓圭棱。曩持此论自东涧,与君往复词翻腾。
石本忽出《汲黯传》,翠墨黮黕霉淫蒸。森张剑戟严且整,摸纸凸起惊崚嶒。
承旨他本那见此,率更令后难为朋。益信书家各师派,服君鉴别言有徵。
匹如半山论诗法,玉溪善学杜少陵。不然獭祭妄謷訾,苦从字句分淄渑。
此本在箧近世载,夜窗覆审开黳瞢。更为感旧动枨触,暗风吹闪青荧灯。
【注释】
王君书宗虞永兴,亦复钩勒赵吴兴。
吴兴手迹逞姿媚,细筋安得如秋鹰。
上石:指用石头在碑上磨擦,拓印文字。或言上石尤不可,椎拓往往刓圭棱。
曩(nǎng):过去。
石本:《汲黯传》,是汉汲黯的传记。《汲黯传》是《史记》的篇名。
翠墨:黑色的墨汁。黕黕:黑。
森张:形容气势盛大,整齐严整。
率更令:官名。
半山:指黄庭坚。
玉溪:指李商隐。
杜少陵:杜甫,字子美。
青荧灯:形容灯光微弱,暗淡。
【赏析】
题亡友王西厓所贻赵松雪书汲黯传拓本后
这首诗是作者对友人王西厓所赠的赵松雪书法进行评论。王西厓即王益之,是宋代著名书法家。赵松雪,即赵孟頫,也是著名的书法家和画家,与赵秉文、韩琦、孙仅等有交游,其书学承袭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褚遂良、薛稷等诸家。他的作品风格俊迈清逸,潇洒出尘,为元代以后文人书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诗的前四句是说,王西厓的书法宗法虞永兴,也继承了赵吴兴。赵吴兴,即赵孟頫。虞永兴即唐代书法家虞世南,以书法造诣高超闻名于世,其书法笔力遒劲,结构严谨,点画精致,结体端庄秀丽。虞世南作为唐太宗李世民的宰相,他的书法对于后世影响极大,被誉为“唐人楷书第一”,而虞世南又以书法成就最为突出。虞世南的书法作品被后人称为“神品”,其中《孔子庙堂碑》更是传世精品之一。因此,虞世南的书法对于后来的书法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王益之将虞世南的书法发扬光大,成为自己书法创作的重要参考。
接下来的两句是说,赵吴兴的书法技巧非常高超,但他的线条过于纤细,就像秋日里矫健的猛禽一样难以驾驭。这里所说的“秋鹰”,是指秋天时鹰的羽毛丰满而锐利,能够在空中翱翔盘旋,捕捉猎物。赵吴兴的书法线条细腻而有力,但过于纤细则显得柔弱无力,难以驾驭,无法展现出雄健有力的气势。
第三四句是说,有人说上石刻碑是不可取的,因为用石头在碑上磨擦,往往会导致字迹受损。这句话是对历史上一种不良的书法习惯的批评。古人在碑上刻字时,常常使用石头在碑面上摩擦,以便把字迹磨砺得更光滑、清晰。这种做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字迹的美观程度,但却容易导致字迹受损,甚至破坏碑面的文字内容。
接下来两句是说,以前我曾经持此论从东涧回来与您讨论过。这里的东涧,指的是作者曾经居住过的东涧村。东涧村位于今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境内,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村庄。作者在这里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结识了许多朋友,留下了许多难忘的回忆。
最后两句是说,石本突然出现了《汲黯传》,墨色浓重而湿润,字迹凸起且形状奇特。这是对《汲黯传》这幅书法作品的赞美之词。汲黯,即汲黯,西汉时期的一名官员,以敢于直言进谏而著称。《汲黯传》是他的传记,记载了他的生平事迹和性格特点。《汲黯传》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技艺,成为历代书法家争相临摹的对象。这幅书法作品的墨色浓重而湿润,字迹凸起且形状奇特,显示出了作者深厚的书法功底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整首诗通过对王益之书法作品的描述和评价,表达了作者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敬仰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传统书法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