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之于颠得仿佛,拜石何曾具袍笏。
南官踪迹不可亲,海外相逢惊突兀。
作画不作灰堆山,谁从墨际窥孱颜。
赖有胸次竹千亩,筼筜谷落十指间。
于兹妙契琴书理,指下勾挑撇捺似。
山阴用意在笔先,柴桑解识无弦旨。
乃知画竹关天钧,槎枒露处宁非神。
不然挥洒偶游戏,津逮何以难其人。
谷言读书能医俗,坡言士俗缘无竹。
撑肠文字琅玕呈,那不运腕森寒玉。
炎方岁晏冰雪无,南荣日色莹清矑。
君也解衣一伸纸,横枝侧叶争奔趋。
是时观者皆叹息,机趣如斯罕曾得。
瓣香况为海岳庵,大皴染外此凭轼。
移时放笔忽喟然,我胡不自爱其颠。
画竹不已拇亦骈,会当三复南华篇。

诗句:君之于颠得彷佛,拜石何曾具袍笏。南官踪迹不可亲,海外相逢惊突兀。

译文:你对于艺术的理解与追求,如同高山之巅,仿佛与天相合,拜石的行为,又岂能拥有那身袍笏的威严。你的足迹遍及天涯海角,每一次相遇都令人惊叹不已。作画时,你并不追求那些灰堆般的山峰,而是从墨色之间窥探竹子的脆弱与坚韧。

赏析:这首诗通过诗人对尹拜石谷画作的观感和思考,描绘了尹拜石谷在绘画中的高超技艺和深沉情感。诗人用“君之于颠得彷佛,拜石何曾具袍笏”来描述他的艺术追求与人格特质,展现了他对于艺术与人生的深刻理解。而“南官踪迹不可亲,海外相逢惊突兀”则表达了他对远方世界的向往与好奇。最后两句“作画不作灰堆山,谁从墨际窥孱颜”更是赞美尹拜石谷的画风独特,他的作品充满了自然之美,让人不禁感叹其艺术的高超。全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尹拜石谷绘画艺术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自身的艺术追求和人生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