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竹不见天,隐约有茅屋。
息足磬石间,春风吹浓绿。
【赏析】
葛岭是浙江杭州西湖十景之一,在灵隐山下。此诗写葛岭景色。首句“修竹不见天”,写山中高爽的气候;次句“隐约有茅屋”,点出山居的幽静。第三句承前意进一步写山居的清幽恬淡;最后两句写春日登临葛岭,欣赏美景。
全诗四句,前二句写葛岭之高爽,后二句写葛岭之美。从结构上看,全诗由外及里、由远及近,先总后分,层次井然。
首句“修竹不见天”,写山高云低。“修竹”指茂密的竹林,“不见天”即“无风”。因为葛岭地势较高,所以四周树木葱郁茂密,看不到天空。“修竹”二字也暗含诗人对友人高雅品格的赞赏。“见”字用拟人手法,使读者想象到一种境界:竹子高大,直冲霄汉,连云带雾都看不见。“隐约有茅屋”,描写了山居环境的幽静。“隐约”,指隐隐约约,若有若无。这里形容葛岭地势之高,云雾缭绕,所以远处的茅屋只能看见一点轮廓。这一句既写出了葛岭的高耸入云,又写出了山居环境的清幽恬淡。
第二句“息足磬石间”,写葛岭的平坦开阔。“息足磬石间”,指在平坦的石头上休息。“磬”,同“罄”,指空无所有的器皿。这句的意思是说,在这样平坦开阔的葛岭上,没有可以歇脚的地方。“春风吹浓绿”,写葛岭春色宜人。“浓绿”,指春天树叶茂盛,颜色鲜艳,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
【注释】
葛(gé):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可制扇子,茎可制绳,叶可喂蚕,花可入药。
修竹:高大挺拔的竹子。
茅屋:以草为材料的屋顶的房屋,这里指茅庵。
息足磬石间:在平坦的石头上休息。
春风吹浓绿:春风一吹动树叶,树就变得绿油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