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色轻于茜,溪光碧若罗。谁家水榭瞰清波。试问严陵风景,较此果如何。
远水田千罫,平桥雨一蓑。几株春树绿婆娑。记得富春江上画船过。
记得画船窗里弦索,玉人歌。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这是基础。对于诗词语句中的重点词句,要能够一一把握。同时还需要把握全诗的主题。此诗前两句写景:山色比茜草还要鲜绿,溪光比罗网还明净。接着写诗人登高望远的所见所感。最后两句是说:富春江上画船经过时,记得那窗里弹琴的女子唱着什么歌吗?
【答案】
诗句释义:轻淡的山色胜过了茜草,碧绿的水光好似罗列的网。谁家水边的楼阁俯瞰清波荡漾。试问富春江上的景色,是否超过此地呢?
译文:山色比茜草还要鲜绿,溪光比罗网还明净。谁家水边的楼阁俯瞰清波荡漾。试问富春江上的景色,是否超过此地!
赏析:
“轻于茜”三字写出了山色的鲜艳,而“碧若罗”则形容了溪水的清澈透明,色彩艳丽。这两句诗以山色、溪光为对象,用“轻”“碧”两个形容词来修饰,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谁家水榭瞰清波”一句中,“谁家”“清波”都是描写的对象,“水榭”是观赏者,“瞰”字表明了观赏者的立足之处是在楼阁之上。这句诗的意思是在水边的楼阁上俯瞰着江流,表现了一种悠然自得的心情。
“试问严陵风景,较此果如何”二句意思是说:你问起严陵的风景,我和你比较一下,到底哪一个更美呢?严陵,指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刘备的儿子刘禅(即刘阿斗),他在隆中隐居时,经常到富春江畔钓鱼吟诗,后人把他居住的地方称为“富春”。严陵和富春都位于富春江边,这里暗指刘禅的故乡。这里的“较”字表明了比较的对象,同时也表现出一种自豪的心情。
“远水田千罫,平桥雨一蓑”二句的意思是说:远处的水面上田畴广阔、纵横交错如罗网一样,平桥上有农民披雨衣撑着雨伞。“罫”“蓑”都是动词的宾语,表明动作的对象,“平桥”一词也暗指刘禅的故居。
“几株春树绿婆娑”二句的意思是说:春天的树木有几棵,它们摇曳生姿。“婆娑”一词形容树木随风轻轻摆动的样子,也形容舞态轻盈。这里的“记”字表明了动作的主体,表明了主体的动作,“画船过”表明了动作的对象。“记得”一词也表达了回忆的心情。
“记得画船窗里弦索,玉人歌”二句的意思是说:记得那窗户里吹奏着弦索乐器,有一位女子正在唱歌。“玉人”,古代女子的一种称谓,指代那位女子。这句话表明了动作的对象是“窗里”。
【答案】
译文:山色比茜草还要鲜绿,碧绿的水光像罗网一样明亮。谁家水边的楼阁俯视着清波荡漾。试问富春江上的景色,是否比此地更好?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怀之作。首句写山之秀丽,次句写水之澄澈,两联皆用颜色作比喻,以写景为主,但景与情融为一炉。第三联写江边楼阁,第四联写江上风光,都是作者眼中之景。末联点出题面,将前四联与题面联系起来,既写出了题面之意,又引出了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