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报兰秋又菊秋,重阳重到藿川游。
亭高风急鸣蝉翼,岩古云生傍马头。
祭野弥增霜露感,催租漫作稻粱谋。
故乡山好难为别,人去还因桂树留。

【注释】

才报:刚刚报答。兰秋、菊秋:泛指秋天。重阳:指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藿川:地名,在今四川成都一带。亭高风急鸣蝉翼:亭子很高,风吹得很急,蝉叫声仿佛被风撕裂了一样。亭,亭台。

岩古云生傍马头:岩石古老,云雾缭绕,仿佛从马的头上飘过。

祭野弥增霜露感:祭祀野外,增加了对霜露的感触。弥,更加。

催租漫作稻粱谋:催收租税时,就想到了粮食和柴草的生计问题。催租,指催收地租。

故乡山好难为别:故乡的山景多么美好,使人难以离别。

人去还因桂树留:人走了,还因为桂花树留念。

【赏析】

《重九龙岩登高》是一首七言律诗,写于作者重游四川某地后,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山川景物的喜爱之情。全诗情感真挚,描写细腻,充满了浓厚的乡土气息。

首联“才报兰秋又菊秋,重阳重到藿川游。”首句中的“兰秋”和第二句的“菊秋”,都是指秋天。这句诗的意思是,刚送走兰花和菊花的季节,又是一年菊花盛开的时候,我又一次来到这个充满诗意的地方游玩。这里的“才报”、“又菊”都是强调时间的短暂和季节的变换。接着,诗人写到:“重阳重到藿川游。”这里明确指出自己这次来此地,是为了重阳节。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九月九日举行,人们会登高远眺,以祈求健康长寿。而“重到”二字,则表明诗人对此次重阳节的特别珍视和期待。

颔联“亭高风急鸣蝉翼,岩古云生傍马头。”“亭高”指的是亭台很高,“风急”则是形容风吹得很急,连蝉的叫声都被吹得仿佛被撕裂了一样。“岩古”则是指岩石古老,“云生”则是描述云雾缭绕的景象。这两句诗通过对亭台高耸、风吹声急、古岩云生等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

颈联“祭野弥增霜露感,催租漫作稻粱谋。”这里的“祭野”指的是祭祀田野,“弥”是更的意思。“霜露感”则是指感受到了霜露的气息。“催租”则是催促租税的意思,“漫作”则是随意地去做的意思。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在祭祀田野时,对大自然变化的敏感和对生活琐事的关注。诗人通过祭祀田野这一行为,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激之情,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琐事的关心和责任感。

尾联“故乡山好难为别,人去还因桂花树留。”最后一句中的“桂花树”,既是地点的标志,也是诗人思念的象征。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思念之情。他感叹故乡的山景如此美丽,以至于让人难以离别;而当人们离去时,却常常因为那棵桂花树而留下深深的思念。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热爱和留恋,也展现了他的深情厚意和人格魅力。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生活琐事的关注,展现了他对家乡山川的美好回忆和对人生经历的感慨。同时,诗人也通过诗歌的形式,传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望。这种情感的表达和思想的高度,使得这首诗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