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楼眺平楚,江树何沈沈。
茅屋互鳞比,烟霭一以深。
青骢识归路,黄鹂弄好音。
朅来写怀抱,举目悲登临。
蘅芜渺天末,桃李乱云浔。
韶华易逝羽,奄忽不可寻。
俯仰感今昔,悠悠千古心。
回首妆台畔,花落罥瑶琴。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作于大历元年(766)春望时。全诗共八句,每句五言。诗中表达了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深忧虑。

下面是逐句的翻译与注释:

  • 高楼眺平楚,江树何沈沈:站在高楼之上远眺,看到江边的树木郁郁葱葱。
  • 茅屋互鳞比,烟霭一以深:茅草屋顶相互连接,烟雾弥漫,一片浓密。
  • 青骢识归路,黄鹂弄好音:骑着青骢马,听着黄鹂鸟的叫声,仿佛在寻找回家的路。
  • 朅来写怀抱,举目悲登临:突然写下自己的心声,看着眼前的景象心生悲伤。
  • 蘅芜渺天末,桃李乱云浔:远处的蘅芜植物和桃花、李花交织在一起,仿佛云雾缭绕。
  • 韶华易逝羽,奄忽不可寻:青春如同易逝的飞鸟羽毛,转眼即逝,无法追寻。
  • 俯仰感今昔,悠悠千古心:低头仰望过去,抬头望向未来,心中充满了对过去的思念。
  • 回首妆台畔,花落罥瑶琴:转身回到了梳妆台旁,看到花瓣落下,落在了琴弦上。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的作品,反映了他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深忧虑。诗中的“高楼眺平楚,江树何沈沈”描绘了诗人站在高处远望的场景,通过对比自然景物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世事变迁的感叹。诗中的“青骢识归路,黄鹂弄好音”则通过马和鸟儿的形象,传达了诗人对于故乡、亲人的思念。整体上,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