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久入云,岂必爱泽薮。
高风吹我衣,乘云入箐口。
乍临深无底,黝竁漏清湫。
彷徨不可陷,箕踞一搔首。
日升射氤氲,循环窨如甊。
箐外势建瓴,箐口𥨌开牖。
木栈俯鹊巢,高风等培塿。
循壁下绳梯,狼狈携仆手。
侧身辞岊陬,盘辟转层坳。
人拟投渚鹤,马同窜穴𪕋。
得势忽轻逸,如坠拂垂柳。
飘摇到山陴,奇情得未有。
惆怅亦何为,此游将不朽。
【注释】
箐口:地名,在云南省。
我行久入云:我行走很久进入云雾之中。
高风吹我衣:高风把我的衣服吹起来。
乘云入箐口:乘着云彩进入箐口。
乍临深无底:忽然来到深不见底的地方。
黝竁漏清湫:黝黑的山岭中露出清澈的山潭。
彷徨不可陷:徘徊不前,无法深入。
箕踞一搔首:像簸箕一样坐着,用手指挠头。
日升射氤氲:太阳升起时射出朦胧的光辉。
循环窨如甊:环顾四周,如同坐在小坛子里。
箐外势建瓴:箐口之外地势险峻如同倒水。
𥨌开牖:打开窗户。
木栈俯鹊巢:木制的栈道俯视着喜鹊的窝巢。
高风等培塿:高风吹动土堆。
循壁下绳梯:沿着墙壁下到绳梯上。
狼狈携仆手:狼狈不堪地牵着仆人的手。
侧身辞岊陬:侧身避开险峻的山脊。
盘辟转层坳:盘旋曲折地转过层层山坳。
人拟投渚鹤,马同窜穴𪕋:有人想投湖中的鹤,马匹也一起钻进洞穴。
得势忽轻逸,如坠拂垂柳:获得机会忽然轻松起来,好像掉进飘摇的柳枝间。
飘摇到山陴,奇情得未有:随风飘荡到了山腰,这种奇特的景象以前从未有过。
惆怅亦何为,此游将不朽:我惆怅又为了什么,这次游览将永垂不朽。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旅行途中景色的七言诗。全诗以“我”的视角,描绘了诗人行进中的所见、所闻、所感,生动地再现了一个旅人行经山林的奇异景象和内心感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生活情趣。诗的起句“我行久入云”,就点出作者的心境与行踪——他一直在云中行走,没有离开。接着写自己被高风所吹,衣袂飘扬,仿佛飞上了天空,而当一阵清风过后,又突然来到了一个深不见底、黝黑一片的山涧之中。“乍临深无底,黝竁漏清湫”,既写出了山涧的幽深,又写出了自己对这深不见底的山涧感到茫然无措的心理;“彷徨不可陷”,则表现了诗人在这深不见底的山涧中,徘徊不定,不知所措的心情状态。然而“高风等培塿”,高风吹动土堆,似乎又有了一种安全感,于是又继续前行。
以下四句都是写诗人行走在深山之中所看到的景色。“木栈俯鹊巢”,是说诗人行走于木栈道上,看到树上鹊巢,俯身观看;“高风等培塿”,又是说风从高处吹来,仿佛有一座小土山,让人感到踏实。而“循壁下绳梯”,“侧身辞岊陬”,“盘辟转层坳”,“人拟投渚鹤”,“马同窜穴𪕋”等五句,则是进一步写在行走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景物和情景。诗人或俯身观鸟,或侧身避险,或盘旋下山,或攀爬崖壁,或低头牵仆手,等等。这些都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在行进中的所见所遇,以及他内心的感受。
最后六句则是写诗人行至山腰,看到了一种非常罕见的景观,心中感到无比惊喜和愉悦。“得势忽轻逸”,是说得到这种意外的好运之后,心情骤然变得轻松自如起来;“如坠拂垂柳”,则是说他飘飘忽忽地落到了垂柳之上,形容他轻盈的样子;然后是“飘摇到山巅,奇情得未有”、“惆怅亦何为”,这两句则是说虽然有些惆怅,但这种奇妙的经历是以前未曾经历过的,因此也就不值得惆怅了;最后一句“此游将不朽”,则是说这样的经历将使这次旅行永远值得纪念。这里不仅表现了诗人的乐观精神,而且也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