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斋无客来,萧然惬幽独。
随抽架上书,展向窗间读。
夜来微雨过,无声入深竹。
晓闻双雀语,万叶新如沐。
物性各得所,吾生安不足。
何必希至人,虑淡自无欲。

【注释】

  1. 东斋:书房名。
  2. 萧然惬幽独:形容书房内空寂清雅,令人感到舒适和自在。
  3. 随抽架上书:随手拿起架上的书来看。
  4. 展向窗间读:将书中的内容展开在窗前阅读。
  5. 夜来微雨过,无声入深竹:夜晚时下起了轻微的雨,雨声很轻,不打扰到深竹深处的声音。
  6. 晓闻双雀语,万叶新如沐:在早晨听到双麻雀的叽叽喳喳声,看到窗外的树叶像被雨水洗净一样翠绿。
  7. 物性各得所:万物都有它们的特性,各自适合自己的生存环境。
  8. 吾生安不足:我的生命还有什么值得追求的呢?
  9. 何必希至人:为什么一定要成为圣人那样的人呢?
  10. 虑淡自无欲:思考轻松自然没有欲望。

【赏析】
这是一首写书房闲适情趣的小诗。诗人以宁静、恬淡、闲适的心境去品味书房里的静谧与和谐,表达了自己淡泊名利,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态度。

首联“东斋无客来,萧然惬幽独”,描绘了书房中无人来访的景象,诗人独自一人,享受着书房的宁静与美好,这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诗人选择了一个安静的地方,远离了喧嚣,独自享受这份宁静。他在这里静静地看书、思考,感受着心灵的安宁与满足。这种孤独与宁静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颔联“随抽架上书,展向窗间读”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书房中的读书场景。诗人随手抽出书架上的一本书,翻开放在窗边的桌上开始阅读。这样的细节描写,展现了诗人在书房中的悠闲与自在。他不需要任何外界的干扰,只要打开书本就可以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这种读书的方式,体现了诗人对知识的追求和热爱。

颈联“夜来微雨过,无声入深竹”则描绘了夜晚微雨的情景。当夜幕降临,一场细雨悄无声息地落下,打湿了深竹深处的声音。这一句既渲染了环境的寂静,又为接下来的诗意转折做了铺垫。

尾联“晓闻双雀语,万叶新如沐”则转换了场景,从夜晚的静寂转为清晨的生机。诗人在晨光中听到了鸟儿的叫声,看到了窗外万叶的新绿,如同被雨水洗过的一样。这些景象都给诗人带来了一种清新、愉悦的感受,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中,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

这首诗通过对书房中的场景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自由。他远离尘世的喧嚣,独自享受着书房的宁静。通过读书、观察大自然等方式,他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与满足。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之情,追求心灵的自由与独立。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意境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古代文人墨客表达内心情感的重要载体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