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也何晦今何显,遥遥千载风镫驰。说置左右举版筑,奚当富贵歌扊扅。
四座有客争好事,随喜赞叹无浮词。佥曰太守力所及,请为退老开涕洟。
幼安之石旧有例,三日不去吾非痴。吁嗟从此辙则满,空斋万手喧毡锤。
甘泉先竭木先伐,人物互盗非吾欺。鸿飞已冥弋何篡,鸡其自惮为人牺。
敬语太守三叹息,德我罪我乌乎知。但取万本足秘笈,归来虹气夜夜冲门楣。
【注释】
- 偕:同。邓嶰筠、太守:都是人名,指作者的朋友。移:搬移。唐、冯:地名,都指作者的家乡。
- 说置左右:比喻在背后推荐。举版筑:举起筑墙用的土块。奚:何。当:应当。歌扊扅:吟咏诗作以自娱。
- 四座:指在座的宾客。有客争好事:有人争相做好事。随喜:赞许。赞叹:表示赞扬。无浮词:不要夸张。
- 佥:全,都。力所及:尽自己的努力。开涕洟:流泪。
- 幼安:指苏轼(苏东坡),字子由,号东湖居士。石:指墓碑。旧有例:以前有先例。三日不去:三天之内不离开。吾非痴:我并不是愚蠢。
- 鸿飞已冥:大雁飞翔已经看不见了。弋:射。何篡:为什么夺取?鸡其自惮:鸡自己害怕被人杀食。
- 敬语:恭恭敬敬说话。三叹息:三次表示惋惜叹息。德我、罪我:赞美我的德行或指责我的过错。乌乎知:怎么知道呢?乌乎,语气词,相当于“哪”或“何以”。
- 足秘笈:足够成为一部珍贵的秘籍。虹气:彩虹般的祥云。夜夜冲门楣:每天夜里都冲向门户。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赠序诗。诗人与友人相会于碑洞中,为朋友写碑文,并抒发感慨。诗的首联点出题意,颔联赞颂友人功德,颈联写自己的处境和心志,尾联则表达了对友人的期望。
诗的第一句“昔也何晦今何显”,表明从过去到现在的变化,昔日的默默无闻变成了今天的显赫一时,这种巨大的反差使诗人感到惊讶。第二句“遥遥千载风镫驰”,形容时间的久远和历史的变迁,以及风灯的摇曳,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历史的沧桑。接着第三句“说置左右举版筑”,比喻自己在背后推荐朋友,为朋友出谋划策,帮助他登上高位。第四句“奚当富贵歌扊扅”,表达自己并不追求富贵,只希望朋友能够功成名就,得到人们的赞扬。
诗的第五至第八句写在场宾客的反应。第五句“四座有客争好事”,描绘了宾客们争相做好事的场景。第六句“随喜赞叹无浮词”,表示宾客们在赞美时,没有夸张之辞。第七句“佥曰太守力所及”,意思是大家都认为太守能够尽力而为。第八句“请为退老开涕洟”,则是说大家请求为太守流泪,以示敬意。
诗的最后一段抒发了诗人的感情。第九句“幼安之石旧有例,三日不去吾非痴”,回忆了以往的情景,表示自己并不奇怪。第十句“吁嗟从此辙则满”,感叹从此以后道路将会更加拥挤繁忙。第十一句“空斋万手喧毡锤”,描述了自己家中的空荡和喧闹的场景。第十二句“甘泉先竭木先伐”,意味着国家的繁荣昌盛需要人才,而人才却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第十三句“鸿飞已冥弋何篡,鸡其自惮为人牺”,则是说大雁高飞之后难以捕捉,鸡害怕被猎人捕杀。最后一句“敬语太守三叹息,德我罪我乌乎知”,则是对太守的称赞和对自己的反思。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的赞颂和自己的处境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对于仕途艰难的感慨。同时,通过对比过去和现状,揭示了历史变迁带来的社会变化和个人命运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