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弱水隔丹丘,罗袜缁尘感去留。
识字更添今日障,散花恐惹后人愁。
静观冰雪心源澈,得卧烟霞世味休。
一任山光来比并,撩人眉黛拂城头。

杂诗

茫茫弱水隔丹丘,罗袜缁尘感去留。

识字更添今日障,散花恐惹后人愁。

静观冰雪心源澈,得卧烟霞世味休。

一任山光来比并,撩人眉黛拂城头。

注释:

  1. 茫茫弱水隔丹丘:茫茫的弱水,如同隔断了仙境的丹丘,形容距离遥远。
  2. 罗袜缁尘感去留:罗袜被缁尘沾染,触动了离别与留下的感慨。
  3. 识字更添今日障:因为识字,使得今天的世界更加复杂,增添了许多障碍。
  4. 散花恐惹后人愁:担心散落的花瓣会招惹后人的痛苦和悲伤。
  5. 静观冰雪心源澈:静静地观察冰和雪的本质,内心清明透彻。
  6. 得卧烟霞世味休:在烟雾和霞光中休息,享受世间的美好,忘却烦恼。
  7. 一任山光来比并:任凭山光来比拟、比较。
  8. 撩人眉黛拂城头:撩拨着人们如画的眉毛,拂过城墙之上。

赏析:
这首诗以“杂诗”为题,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世界的独特感悟和内心世界的细腻描摹。全诗分为八句,每句都蕴含着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内涵。

首句“茫茫弱水隔丹丘”,以“弱水”暗喻人生之路,而“丹丘”则是仙境的象征。这两句描绘了一幅远离尘世、超脱凡俗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境界的追求。

第二句“罗袜缁尘感去留”,则进一步将个人的情感融入景物之中。诗人用“罗袜”比喻自己的情感,以“缁尘”象征生活的艰辛和世俗的纷扰。这里的“去留”不仅指的是物理上的离去或留下,更隐喻着人生道路上的选择与决断。

第三句“识字更添今日障”,则转向对知识的思考。诗人认为,识字增加了生活中的障碍和烦恼,提醒人们在追求知识的同时,也要警惕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第四句“散花恐惹后人愁”,则是对自然美景的保护与珍惜。诗人担心自己散播花香会招惹后人的痛苦和悲伤,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第五至七句“静观冰雪心源澈,得卧烟霞世味休。一任山光来比并,撩人眉黛拂城头。”则是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向往。他静观冰与雪的本质,体会到它们内在的纯净和清澈;在烟霞缭绕的环境中休息,感受着世间的美好与宁静。这些诗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以及对生活美好时光的珍惜。

第八句“一任山光来比并,撩人眉黛拂城头”则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山间光影交错,仿佛有山光在相互较量、比拼。而当山光掠过城头时,更是撩拨起人们如画的眉毛,增添了一份生动与灵动。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对知识和自然的感悟以及对生活美好时光的珍惜。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环境的美好愿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